然后在屁股上加上一根四米长的木杆儿或者竹竿儿,作为飞行稳定器使用,有这个长杆儿就跟箭矢的箭杆儿一样起到稳定射击方向的作用。
但这么长的木杆儿不方便运输,导致一卡车也运不了太多。
常总工把情况上报给杨凡后,杨凡依据后世的火箭弹设计特点给出了建议。他建议取消长杆,战斗部和火箭燃料管,喷嘴等采取分体式设计,战斗发射时,使用螺纹套口旋转连接。
这样一枚火箭弹就分解成三部分分别装箱,便于运输。
为了稳定射击弹道,对喷口进行了改进。从一个大喷口改成四个有一定倾斜度的小喷嘴。这样火药气体向后喷出时就会自旋稳定。
线膛枪炮是靠膛线来实现弹丸自旋稳定的。火箭弹虽然是滑膛发射管发射的,但可以靠喷嘴倾斜产生弹体自旋。这样长杆儿就没用了。
取消长杆,极大地缩小了弹体。再加上分体式设计,运输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运量提高了一倍以上。
现在,工兵们打开一个个的木箱子,取出组件儿,开始组装一枚枚完整的火箭弹。
工兵是杨凡体系里待遇最好的兵种。这可是技术工种,一般人可干不来的。
他们除了搭桥修路,开山炸石外,还有很多的特殊的战斗任务。
飞雷炮这种火药抛射重炮武器也是他们负责使用的。爆破城墙、城门也是他们的活计。甚至扎营伐树、采石等也是他们负责。搭建帐篷和营区各项设施等。活计又杂又累。
现在发射火箭,也交给工兵来做。而不是骑兵团团属骆驼炮兵来干。
工兵是杨府军令处直辖兵种。战时配属给一线战斗部队,接受团级和营级主官管理。但是他们是临时编进来的,战斗后,归建回工兵团。
骑兵团的各个营也都在做攻城的准备。
现在,已经是这支部队组建的第四个年头了。技术兵器有了大发展。
他们攻城早就不会扛着沉重的云梯了。他们会分成几部分,组成进攻波次。分成进攻组、火力掩护组、支援组等。
进攻组在前面,用带轮子的铝合金大盾推着往上冲,同时抵挡城上的火力。
后面的人手持类似海军用射鱼枪的武器,射出带绳索的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