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得好,得益于她有一副好嗓子,刘希望对唱歌的热爱与生俱来。
学校每年一度的元旦联会晚会,她自荐上台演出,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弄来的伴奏带,上台高歌一曲,惊艳四座。
刘希望的歌喉不能说世间少有,但枫城的老师们不得不公认,她演唱时的落落大方,对歌曲的深情演绎,以及嗓音之优美和空灵,枫城一中建校至今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学生!
她是学业上的蠢材,也是舞台上的奇材。
刘希望代表学校文艺演出,从来没有让学校领导失望过,甚至有民间艺术团向她投来橄榄枝,表明如果刘希望不想上学,可以靠着唱歌能找到工作。
刘希望在歌唱着感受到快乐,却在各门功课不及格的成绩面前难过。
“卡拉ok”的兴起让刘希望的歌唱天赋得以尽情发挥。
枫城最早的“卡拉ok”是以地摊形式出现,刚开始唱一首歌五毛钱,后来涨到八毛再到一块,刘希望的生活费全部用在唱歌上,别人都在上晚自习,她溜出学校去唱“卡拉ok”,在街上围观者的欢呼和掌声里,刘希望体会到了做歌星的快乐。
快乐容易成瘾,刘希望乐此不疲,很快她在枫城小有名气,几个“卡拉ok”的摊主都争抢刘希望来自己的摊位唱歌。
从开始花钱唱歌到逐渐免费,再到后来热情邀请刘希望唱歌,摊主们为了能留住刘希望美妙的歌声,主动向刘希望付出薪水,一首歌从一块钱到五块钱,刘希望一晚唱“卡拉ok”的收入,超过了刘梅英给她一月的生活费。
她尝到了甜头,却不知自己将陷入另一重危机。
学校得知刘希望晚上私自出校去唱”卡拉ok”,班主任和校领导对她进行了批评谈话,这些话从刘希望的左耳朵进又从右耳朵出,她根本没把老师们的批评的规劝当一回事。
她可以熬到晚自习结束后再去唱歌,也可以利用下午放学的时间奔赴有“卡拉ok”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