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诉楚健和沈世杰,很多人在挑选翡翠原石的时候,都会选择场口,翡翠市场千变万化,唯一不变的便是翡翠的场口,翡翠场口众多,不同的场口有它们独有的特点。
这里的场口并不怎么出色,开发的时间也不是太长,属于新的场口。
“最近十年才开发的,我暂时看到最好的料子,是高冰种,还没出过玻璃种呢!”李维说道。
沈世杰:“所以,刚才楚哥的那块料子,就是这场口最好的料子了?”
不至于吧?
李维无奈道:“是呀!不过,高冰种出过好几次,楚哥的那块不是最贵的,毕竟楚哥开出的那块比较小。
五年前,这里出过一块高冰种的帝王绿。仅仅是原石,就拍出六千多万的天价。”
说话间,他们已经越过棚户区,来到了那露天的矿场。
矿场挖玉人休息环境,可以用非常糟糕来形容,条件有限,环境恶劣,吃盒泡面都能咬到沙粒,就勉强能有电。
远远望去,现场有一些挖掘机械设备正在运作。
那些机械设施,现在几乎每个场口都很普遍了,采矿目前的基本配置,一辆卡车刚从矿坑渣土上来,再由当地老百姓再次挑选、捡漏。
有些人就站在被挖掘过的悬崖峭壁上寻找翡翠原石,要是一个不稳摔下来,不死也脱层皮。
“像这样的矿场,方圆两百多公里一共有好几百个。这算是中等的,一些大型的矿场,山都被挖了十几二十座。”
沈世杰问他:“当地人可以随便挖的吗?”
“怎么可能?
所有的矿场都是以股权部分承包给矿主的,大矿主们都会对自己矿区进行军事管制,有职业武装部队看守等等。
不过,缅国是个佛性社会,讲究‘回馈’,每天下午矿主都会开放矿区让老百姓来刨挖漏网之鱼,挖玉人也都带着一念天堂的期望,与生活、与梦想、与运气、与同伴赛跑。
你们现在看到的那些人,在当地也叫‘也木西’,是玉石生态链最底层的群体。”李维解释。
那些人翻找的地方是矿堆,矿堆几乎都是矿主曾经翻采过的,也木西们在里面看有没有“漏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