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不会是一千万人民币吧?”
方茹等女能听懂中文,她们目瞪口呆。
一千万在这个国家不是特别绝大的数目,但人家的单位是人民币,换成他们国家的货币,那可就是二三十亿了呀!
她们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
不敢想象,才三百万入手的杯子,转眼间就变成了二三十亿。
抢银行也不敢这样抢吧?
不能怪她们大惊小怪,没见过世面。
沈世杰呵呵一笑:“至少。”
这些人根本不知道犀角杯在中国的含金量有多高。
其实,如果只是普通的犀角杯,也不值那么多。一百几十万的犀角杯不在少数,千万级别的属于精品,顶尖的甚至好几千万。
只能说,这些人还是没见过好东西。
楚哥入手的这件犀角杯,就属于精品,应该是明代的物件。其杯口敞阔,形如椭圆之月,器身暗红如古铜,色泽与质地交织出浑朴大气之美。
犀角杯之所以值钱,一方面是本身的材质稀有,另一方面是艺术成分高,最后则是存世量少。
在国内,清明时期的犀角杯不足万件。
有人可能会说,不足万件,那是不是还有几千件?也不少了呀!
然而,在巨大的市场面前,万件真的太少、太少了。
还有人可能不解,明清两代东南亚藩属国进贡犀角持续了五百年,民间贸易更是络绎不绝,为何如今存世量不足万件?
原因也让人惋惜,甚至痛惜。
上世纪那段特殊的历史,无数承载着匠人心血的老犀角杯遭遇灭顶之灾。国营文物店的库房里,成箱的犀角雕被拉往药材厂,在粉碎机里化作一捧药粉。
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些不能果腹的\"封建糟粕\"远不如入药实在。
根据一些老专家回忆,仅京城一地,便有上千件宫廷犀角器被毁,其中不乏明宣德、清乾隆御制的稀世珍宝。
其实,尽管销毁了很多,但民间还是存在一定数量。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一件十几厘米高的明清犀角杯,价值才一万元出头。
真正让犀角杯身价暴涨的时候,是从1994年开始,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