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带着悲戚之色出门,接着就是李非杨国忠和韦坚进入。
    张九龄脸色晦暗,躺在床上,干瘦的如一具贴皮的骷髅,可当他看到李非时,眼神竟然亮起一丝兴奋的光芒,用力向李非伸出了干枯的手掌。
    李非连忙上前,握住张九龄的手说道:
    “张相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护国之功有目共睹,今天圣上带我们来看望你来了。”
    张九龄张了张口,发出的声音细不可闻,李非两忙将耳朵贴了上去,就听张九龄拼力说道:
    “看好安禄山,他将来必反,我听闻李适之也要反,是你提前告知大义灭亲之举甚好”
    “都是我大唐臣子,必为之事,张相莫要多言,休息要紧。”
    “圣上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实属不该,如今大唐只能靠你了。老臣举荐一人嵩山李泌,和你一样有通神之能可助我大唐万年”
    张九龄拼力说出最后一句话,双目微垂,溘然长逝。
    李非缓缓起身,高声喊道:
    “始兴开国伯千古~~~~”
    门外,顿时哭声一片。
    按照神明的说法,张九龄本来应逝于天宝元年,如今多留世三年有余,也算是自己完成了神明交待的事务,且死在了李林甫的后面,结局也算相对圆满。
    张九龄一生耿直,颇似前朝魏征,在玄宗面前多有谏言,丝毫不顾及玄宗脸面,也由此引得玄宗经常不高兴,但他一心为了大唐,居功至伟,在朝中声望颇高。玄宗自然心中也知道张九龄的功绩,所以,张九龄的葬礼办的非常隆重,玄宗亲自送灵柩出离长安,前所未有。
    葬礼结束,李非面见玄宗,将张九龄举荐李泌一事上奏,玄宗准许,李非随后差人前去嵩山寻找。
    七天后,李泌入朝,先是被玄宗召见。
    由于此前李泌和张九龄交往甚密,被张九龄谓之‘神童’,常呼其‘小友’。玄宗当时为此还曾亲自对他问话,也是赞赏有加。如今再见,李泌已过弱冠之年,玄宗想探知李泌的学识,便让他在金殿之上讲解《老子》,没想到,李泌出口成章,无论玄宗怎么发难,李泌均能轻松应对,游刃有余,玄宗极为赞赏,直接下旨敕封为待诏翰林,入东宫,授太子学识。
    太子李亨久居十王宅,完全没想到,因为李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出狱人间无敌,你们高攀不起!出狱断亲你提的,我成医圣你跪什么?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易孕娇妃勾勾手,王爷俯首称臣了被冤死后,我化身诡王索命帝少小妻又闯祸了贵女拒当吸血包,寒门白眼狼急疯了大反派也有春天2蝉动你惹她干嘛?小师妹她修缺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