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教育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华夏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
技校毕业出来的学生不仅收入低,社会地位也低,反映在工厂里面,就是工人不管工作多苦多累,收入上都很难与大学毕业的管理人员相比,还要服从他们的管理,很多时候都是外行领导内行,造成很多矛盾冲突。
种种原因导致华夏技校教育、技校毕业的学生状况都很不如人意。
“爷爷,我们华夏有一些古话,都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如十年生育十年教训,未来我会依托国防科工局的工厂、大学、研究所还有技术学校,搭建一个技术工人培训体系。”
“以工厂为基础,工厂需要什么工人,技术学校就培养什么工人,技术学校就要开在工厂的边上,研究院就要开在大学的边上,大学作为技术学校的上一层教育机构,要在理论上走在前头,同时要为技术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太过于务虚,而研究院作为连接大学与工厂的纽带,要把工厂的实际问题反映给大学,而大学要把研究成果通过研究院转为实用技术,运用到工厂生产当中。”
说着说着,陈晋自己都畅想起来。
这么理想化的想法,在任何时代的华夏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不管是工厂还是大学还是研究院、技术学校的地址和建设规划都不会一个人说了算,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利益均分。
但只要是他来主持,这些他都要做到,而且都能做到,日后这些机构的运行当中也要按照自己的设想运行。
卢瓦什·切尔尼点头道:“你的这个设想很好,尤其适合你们华夏这种几乎在一张白纸上开始建设的地方,那你说说,你希望从我们捷克得到什么?”
“爷爷,华夏经济很落后,但是我们国防科工局不缺钱。”
卢瓦什·切尔尼笑道:“这个我倒是知道,这次博览会你们国防科工局得到的订单就超过了一亿美刀,这还是你们初次亮相,如果发展下去,在世界上闯出一番名堂不难,不过保持正确的管理很重要,一个成熟的机构,一定要保持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不然无法保持发展态势,这一点很重要。”
陈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