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机身的内部空间基本都被核聚变反应堆,核燃料和推进器占据了,舰载机除了机头部位的矢量激光发射器外,舰载机本体没有任何武装。
舰载机的各种功能都是依靠挂载吊舱来实现的,这点上密歇根使用的舰载机与洞庭湖她们这些早期航母使用的舰载机没有任何的区别。
2403看到密歇根的舰载机机腹挂了一个很大的吊舱,舰载机在昆仑号附近绕了一圈,找到了昆仑说的舰体严重受损的部位。
舰载机将机腹吊舱对准了受损部位,维持相对静止,吊舱门快速打开,一块块完好无损的晶格龙鳞装甲板显露了出来。
从吊舱内伸出来了几个机械臂,开始清理受损部位上面残留的晶格龙鳞装甲残片,嵌在纳米机器人黏合段上面的晶格龙鳞装甲残片被一块块取下。
在2403看来,就像是在清理伤口一样。
将晶格龙鳞装甲一块一块的黏合起来的是纳米机器人,在晶格龙鳞装甲板被摧毁的时候,这些纳米机器人基本没受到影响。
将受损部位的残片清理干净,一块晶格龙鳞装甲板被机械臂放了上去,在周围的纳米机器人自动将新的晶格龙鳞装甲板吸附贴合。
由于纳米龙鳞晶格装甲是多层复合装甲结构,被击穿也是击穿了很多层,要修复也得一层一层的修复。
还有一部分只损坏一部分的晶格龙鳞装甲板,这些装甲板也得替换,这个时候交替重叠的装甲结构就带来了副作用。
要替换损伤部位比较深的装甲板,那也要把外层的完好的装甲板拆开,虽然比较麻烦,但也不得不做。
舰载机的动作十分的快,一个被击穿七层装甲板的损伤,舰载机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修复。
但一架舰载机能够携带的晶格龙鳞装甲板是有限的,在修复了一个损伤部位后,舰载机携带的装甲板就基本消耗完了,快速的脱离昆仑号,飞回了密歇根号的本体。
而那个炼狱光束造成的十几层装甲板击穿的损伤,足足用了三四架舰载机携带的晶格龙鳞装甲板才修复好。
密歇根派过来的40架工程型舰载机将昆仑号身上大大小小的损伤都修复的差不多了,还有两三架满载的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