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舰队的驻扎地是一颗标准尺寸大小的行星,其质量与星耀帝国的首都行星差不多,表面积略微小一点。
中央科学院与其说是一颗行星,倒更像是一颗试作型行星战星,在其地表上安装了大量的行星发动机。
这些行星发动机都是以负物质推进器的科技基础进行了巨大化的改进,有着比舰载版更为强大的推进能力。
在一颗行星的资源基础支撑下,巨大化的负物质推进器的耗能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这颗行星天生就是贫瘠行星,地表没有任何液态水存在,整个星球表面大部分的面积都是风化严重的风化平原,没有什么高山与深沟。
这颗行星的核心也早已经冷却了下来,没有什么剧烈的地壳运动,十分的适合拿来当行星发动机的试车场。
在整颗行星的地表,一共布置了二十万座负物质行星发动机,这二十万座行星发动机,能够让一整颗行星获得战舰一样的机动能力。
这些行星发动机的固定端都深入了行星地壳几千米深处,确保发动机在矢量推进的时候,不会因为受力不均而将固定点位折断。
为了保证行星在高速变速机动时的整体稳定性,科研ai还对这颗行星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勘探,找到了一些地壳的受力弱点,并在这些受力弱点上进行人工加固。
以主宰级战舰的标准来说,这个试作型行星战星可以的战斗最大航速能够达到1%光速,1%光速看似比较慢,但你可要看对象。
这个对象可是总体质量达到地联地球的12倍质量,总质量接近七十二万亿亿吨的固态岩质行星。
当初2403面对的那一颗行星战星,其总体也不过地联地球质量的08倍,总质量大约在四十八万亿亿吨。
这一颗试作型行星战星的速度远不及当初那一颗行星战星速度的原因,还是地层加固问题。
当初那一颗行星战星可是做到了挖空整个行星核心,将其替换成了零点反应堆,而星耀帝国只是在行星的地壳上缝缝补补,这两者间的难度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但凡哪颗行星战星在自己主武器的洞口上下了点功夫,也就不会被早期的负物质快子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