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东,并州的胡人日子也不好过,他们面对的是张辽这个猛男。
至于东胡就不用说了,已经被灭了族。
西北诸羌,其实就是在后世的西藏这块地方。这地方咋说呢,上去费劲,下来也费劲。大汉弱势的时候他们还能呲牙咧嘴的上来要啃一口,现在这个情况,西北诸羌是真的不敢动。
剩下的就是南海诸国了。
主要还是扶南国,刘平也不打算拿下所有,仅限于东南亚半岛上的人就行。再往南的那些岛屿他暂时不感兴趣。
往西边的印度次大陆虽然他很感兴趣,但也知道鞭长莫及。除非刘备不要中原了,就以成都为核心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不然的话,拿下印度次大陆也是白给。
当然这事儿也不好说,毕竟印度次大陆上这些人脑回路跟人家不一样,真要打下来了,搞殖民统治说不定他们还挺欢迎。
“目前基本上已经筹备完了,就等科举结束呢。”诸葛亮回道:“一来科举结束之后没那么忙,二来也能有足够的人手。”
“这就盯上了这一科?”刘平笑了笑。
诸葛亮回道:“主要是那些没考中进士的学子。”
“也行,是个办法。”刘平颔首:“对了,某怎么听说今年你也要下场考试?”
“嘿嘿不光是某,仲达也要下场。”诸葛亮嘿嘿一笑。
“为什么?”刘平有些纳闷。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说道:“某跟仲达聊过,我们都认为日后科举出身的大臣是主流,我们俩还这么年轻,以后共事的都是这些人,所以想着也考一个,这样日后好开展工作。”
刘平没想到诸葛亮有这一层考虑,但是又不得不说诸葛亮的考虑是对的。
眼下科举出身的官员其实已经不少了,只不过官位都不高。但是五年之后呢?第一批科举的那批人,可都要上来了。
比方说张既这种的,五年后保底也是六部侍郎起步的位置,加入帝国高序列。
到时候他们这些参加过科举的官员,天然上就有种亲切感,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正是看出来了这一点,所以才参加了今年的科举。
“是个好事儿,好好考,争取考个状元回来。”
刘平鼓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