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实话实说,新安的函谷新关形胜远不如故关,在战略上的意义大大降低,因为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了,也就并没有发生重大战役,各朝战将也并不会去争夺函谷新关。
比如赤眉军攻入关中,就是兵分两路,绕过了函谷新关,会师于弘农县,所以新关的知名度远远小于故关。
至于汉武帝要把函谷关挪到新安县,这个众说纷纭。不过按照更普遍的看法,都认为是汉武帝是想扩大关中的领地,毕竟西汉的核心地带在关中地区……
东汉建立之后,鉴于函谷新关在军事战略上不能完全取代‘旧关’,所以对弘农县,也就是旧函谷关重新开始重用。但是毕竟东汉离先秦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旧函谷关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比如说,旧函谷关的原壁是贴着黄河而走,不留一点空隙。但是到了东汉,由于黄河的河道不断下切,导致黄河水位也随之不断降低,原来紧贴着原体的河道就会裸露出来,形成河滩。
而这个河滩就函谷关的天险不复存在,因为关东的军队可以直接从河滩上走过去了,不需要再挤那条函谷关的裂缝了。
另外稠桑原上的森林由于砍伐过度,使得原体之上变成了秃瓢。没有森林的阻拦,也使得函谷关的天险不再。关东军可以从原上直接爬过去,也不需要再经过函谷关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旧函谷关,也就是弘农县,反而天险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越来越适合居住了。所以,弘农县的规模其实越来越大的。
而第三个函谷关,存在于真实历史中,此刻蜀国天平四年,公与201年其实还没有形成呢。
在历史上潼关之战(210年前后)时,曹操征伐关中时,因嫌函谷险恶,于是命令许褚于故关以北十里处凿建新路,并在那里建立了关城,史称“魏函谷关”。魏函谷关这条道,就是在黄河裸露出的河滩上形成的。
不过,随着几百年来历史脚步的不断发展,稠桑塬上森林的消失,使得函谷关的天险不再,而后来弘农河水也日渐变小,使得秦函谷关的所依靠双重天险优势荡然无存!魏函谷关再也不能和秦函谷关互相搭配地构成完整的防线了。
换句话说,魏函谷关基本上没有什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