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斐潜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着庞统和张辽,『还有一事……』
『主公……』庞统似乎是知道了斐潜想要说一些什么,露出有些为难的表情来。
斐潜摆手说道:『人死政息,乃朝堂之陋,你我皆不能免,故而当有律……以律而定,以民为要,布之天下,当或可长治久安……』
这就像是大汉以忠孝立国,所以大汉三四百年间,即便是官吏不忠不孝,也需要在口头上表示要讲忠孝,要讲良心一样。
后世也是如此,就算谁都清楚在米帝之中,『自由平等』根本不存在,但是至少明面上的时候,口号还是要喊。
所以斐潜必须要建立『权力结构的双重保险机制』,也就是建立『科举考试——技术官僚学院——绩效考核』三位一体的选官体系。
科举考试,斐潜已经在做了,而且目前看起来效果还算是不错,考试科目也比较侧重于实用技术方面,比如算术、水利、农学等等。
而所谓技术官僚学院,也就是工学院和农学院,也在逐步的扩大,这种直属于斐潜的,只有在骠骑麾下才有相应地位的学子坐上了官吏位置之后,必然也就会自动的维护斐潜的相关政策……
除此之外,斐潜试行了五年任期制与土地增产指标挂钩的上计考核制度,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至少在上计考核,官吏成效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也同样促进了监察系统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让有闻司的触角能够伸展得更远一些。
通过这种环环相扣的制度设计,在中央集权与技术理性之间形成动态平衡,使体系具备自我修复能力。
当每个制度模块都产生路径依赖时,即使个别君主更替,整个系统仍能通过既定程序持续运转。
关键是要让技术官僚的晋升渠道、自耕农的生存保障、意识形态的解释权三者形成相互验证的关系,任何单一集团都无法单独改变系统规则,从而确保制度演化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