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6/7)页
   『单以长短论英雄,未免失之偏颇……不过,若不以周礼为本,』庞统皱眉说道,『便是有些……失「礼」了……』
    斐潜点了点头。
    『礼』是什么?
    就是等级,就是阶级。
    孔子将周礼视为夏商文明的集大成者。其本人以及其儒家子弟,通过整理《周礼》《礼记》等文献,构建了一套以『礼』为核心的社会秩序理论,强调等级和谐、道德教化。儒家将夏商周三代塑造成黄金时代,而周朝因文献较完备,也使得『圣王三代』成为可具体效仿的对象。
    所以,如果说斐潜要抛弃儒生所谓的『周朝至上论』,就必须要解决『失礼』的问题。
    《礼记》整合了周代礼制与儒家伦理,提出『大同』、『小康』等政治理想,成为儒生讨论治国的核心文本。这种理论,甚至在后续封建王朝之中一直都被延续,成为了经学诠释与政治实践唯一标准。
    比如大汉今文经学以《春秋》为改制依据,古文经学则依托《周礼》设计官制。王莽改制变法均试图从周制中寻找合法性,尽管实际效果常与理想背离。
    斐潜伸出三根手指,『儒生之所以推崇周朝,无非就是利用周制来佐证三点,「德治、礼制、民本」……只不过这三者,只有「德治」才能算是儒生本源,而「礼制」和「民本」么……春秋百家之时,可不能都算是儒家的……』
    庞统眼眸之中精光一闪,『主公之意是……拆分出来?』
    斐潜笑道,『这原本就不算是儒家的,怎么能说是拆分?只能说是「物归原主」罢!』
    斐潜在前几天的思考之中,发现在华夏封建王朝之中,三角形的架构是最为稳固的,而儒家独大之后,佛道两家都无法成为其对手,毕竟先天上皇权就是不允许神权膨胀坐大的,所以儒家很多时候都只需要『子不语』,就可以等着佛道两家自取灭亡。
    也正是因为从董仲舒开始,儒家排挤了其他的学派,导致在大汉朝堂上形成了隐形的『一言堂』,从而引发了皇权本能的忧虑和反击,但是党锢之后,却因为皇权只会一味的压制屏蔽和删除,也使得皇权无法更进一步得到成长。
    或者说,因为党锢这么一搞,政治制度没有发展,反而是倒退了。
    毕竟太学品评官
第(6/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被弃后我高嫁太子,渣竹马悔疯了八零文工团美人,清冷空少撩红温猫妖师妹太勾人,师尊道心碎成渣娘娘娇媚眼勾人,薄情帝王丢了魂24h古董店,只接待人怎么够远星计划:统御边缘重生成婚日,我转身嫁世子宠冠京都全家背刺,唯有自己暴富才最香抗战之关山重重出狱后,假千金被厉少霸宠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