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管理的范围大了,管理的人员多了之后,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袁绍当年只是管理自己,以及自己身边一小撮的人的时候,管理得多好?即便是都挂节东门了,属于大汉叛逃人员了,依旧还有人跟着袁绍,不离不弃,包括后来叛逃到了曹操之处的许攸。
然后袁绍地盘一大,问题就多了。
而袁绍的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团队大了,地盘多了之后的局面。
这就像是运输网络。
原本节点少,周转快,有些什么问题很快就能传递到上面,上面也能很快的解决下面出现的问题,但是等节点多流程繁琐之后,很多问题就会被卡在某个地方,不一定都是有意的,只不过流程没得到改进之下,就会在某个地方出现拥堵。
所以,当年曹操就在等着袁绍出现『拥堵』,不一定是乌巢,或许是某个其他什么地方。
而现在,曹操同样也在等着斐潜出现『拥堵』。
这种『拥堵』,不是斐潜不想要出现就不会出现的,越是长期的运作,越是战线的拉长,便是越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曹操为何能在劣势之中仍坚信胜利?首先就算是曹操自己剩下一滴血,但是依旧还有雷火烧绳的可能性,不是么?
其次,曹操对于人性,实在是太熟悉了。他自己遭遇了几乎是各种各样的背叛,从酸枣到扬州,从兖州到豫州,几乎每一步的提升,背后都有人在背叛他,甚至有好几次都是深陷险境,九死一生,所以现在有比之前曹操遇到的险境还要凶险么?
最为重要的一点,曹操现在收缩阵线了。
曹操擅长在混乱的局面之中,利用战术灵活性与指挥优势,集中精锐兵力发动突袭。而现如今斐潜出了潼关,进了河洛,下一步战线就会越拉越长,而这对于斐潜后勤以及侧翼的防御要求,韧性传输,都将面临极大的考验。
当然,这都是曹操的设想。斐潜有没有这些问题,就算是有问题能不能暴露出来,以及暴露出来之后曹操能不能抓得住,都是不确定的。
就像是乌巢。
曹操现在就在等着『乌巢』。
这一次的行动代号,也就叫『乌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