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你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在这等着本王啊。”赵德芳不由对这个李十娘的聪慧暗暗心惊。
“主要还是近几日无客商登门,今日祖王爷亲临,气度不凡,还带一众随行,一看就非常人。”
随即,两人开始聊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李十娘侃侃而谈,将两种印刷术的优劣都说了个遍,并亲自上手演示。
经交谈,赵德芳终于了解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盛行的缘由。雕版印刷简单易行,在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把纸覆在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雕版书籍因版本不同,所印制的风格又各具版本特色,也容易被藏家收藏。
活字则由于动辄上万字的字模数量,使得活字印刷工坊初期成本高昂。字模数量多对工人的要求也更高,排版时要求按韵脚分类择取,由于字模无拼音标刻,对书稿寻字布版相当考验工人。并且用过之后漆黑一团的反字,视力记忆要绝佳才行。要成为熟练工可不是三朝五夕可成之事,操作的困难使得推广更为不易。而活字铸模,刻字,排字,审稿,定板工作量不小,由于是反字,识字不多的工人速度就慢。更要命的是,汉字的特点造成省板不省工,操作复杂要求排版印刷者文化水平很高,常常一匠难求,因此也造成了活字印刷术推广的困难。
“听说活字模是泥胚烧制,大小粗细不均,使用不便,为何不用木质、陶瓷,或者铁铅乃至铜制?”
“祖王爷,泥胚烧制的最多使用十余次,就会因墨汁侵蚀而损坏,木字的也比较常用,但容易变形,陶瓷烧制的字模不容易着墨,铁质的容易生锈,至于铅字,民妇尚未遇到过,而铜字模成本太高,铜字易流失变得残缺不全,字模甚至最后被铸成了铜钱。”
“你这里都存了何种字模?”赵德芳问。
“祖王爷请看,这几种字模都有保存,但已经是不齐全了,若非出自同一批次同一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