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5)页
跟明镜似的。
    莫说新继位的李德仁本就是李氏宗室的旁支子弟了,就算是李倧的亲儿子或者亲弟弟继位,大明京师朝堂也不会随随便便就下旨册封的。
    更何况这个弃暗投明再度归附的海东藩国,居然还搞出了一个权臣秉政监国这样的事情,更是犯了崇祯皇帝以及朝堂士大夫的最大忌讳。
    虽然大明朝朝堂之上也不乏有想做权臣的文臣,但是无论如何他们在表面上也要对这样的行为表示极力反对甚至是彻底的深恶痛绝才行。
    所以,根本不需要杨振从中作梗或者做什么掣肘其事的工作,沈器远所期望办成的事情,在目前情况下注定是办不成的。
    但这对杨振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他要拿捏现在的朝人君臣,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决不能让他们打着大明朝廷的旗号对抗自己。
    现在他们从大明京师拿不到正式的册封,名不正,言不顺,也就得不到支持,只能继续仰仗自己。
    这样一来,杨振此前布置的很多事情,比如移民,占地,垦荒,屯田,就好办多了。
    却说沈迅一看杨振貌似并不计较此事,他的心中也放下了一块石头。
    当下长舒一口气,连连称赞了杨振几句,最后话题一转,说到了他亲自前来的另外一个正题:
    “这回沈某渡海前来金海镇,除了传达朝廷封赏旨意,其实另有一件大事要与都督商议,征求都督意见。”
    “哦?沈大人请讲!”
    其实,杨振大概知道他所为何来。
    因为前阵子洪承撰、祖思一行人来过,算算日子,辽西和蓟辽督师府那边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把黄台吉身死,清虏易主并主动遣使议和的消息送到京师去了。
    不过,对这件事,杨振已有应对的计划,所以表现的不疾不徐,云淡风轻。
    这个时候,就见沈郎中略带警惕地看了看左右,见堂上并无他人,只门口站着杨振的几个侍从守卫,于是降低了声音说道:
    “传闻黄台吉已死,都督可曾听说?”
    “确有所闻。本都督与蓟辽督师府并未失去联络,蓟辽督师府那边已向金海镇通报了这个消息。”
    “既然如此,那么都督可知道,清虏新主多尔衮已经遣使前往大凌河
第(4/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综武:曝光神级绝学,群侠破防了诸天皇帝聊天群凡人:从魔道开始的天灵根阴脉先生娘娘人间清醒,宫斗步步为赢我是慕容复的舅舅出狱人间无敌,你们高攀不起!北大荒:娶特务?不,这是娶背景重回78娶知青,我靠狩猎让全家吃肉侯爷也重生了?一起搬空全京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