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5)页
样草包,起码他知道这个事情是个烫手的山芋。
    原时空,陈新甲就是因此而被处死。
    这一世,总体来说,陈新甲在兵部尚书的任上,并没有坏过杨振的事情,有时候甚至还能帮一些不大不小的忙。
    但是,对于他的命运,杨振不想介入过多。
    因为杨振不想看见议和成功,就像沈迅所说的,真要议和了,后续世事难料。
    然而在崇祯皇帝有心议和的情况下,要让议和失败,就只能将此事公之于众。
    但是公之于众后,以崇祯皇帝的个性,那就必须要有人为崇祯皇帝背锅。
    原时空,背锅的人正是陈新甲。
    这一世,可能是因为辽东打的不错,是清虏请求议和,所以崇祯皇帝有了一定信心,扩大了知情的范围。
    知情人显然比杨振所知道的原时空要多一些,其中甚至包含了内阁首辅周延儒。
    所以等到最后走露风声,导致群情激奋、议和叫停的那个背锅之人,还是不是陈新甲,其实真不一定了。
    也因此,杨振也不打算现在就插手这件事情,比如说建议陈新甲赶紧甩手不干。
    事实上,这是崇祯皇帝的安排,也是陈新甲的分内之责,因为他是一手经办并一力促成辽东决战的那个人。
    虽说尽快发起辽东决战是崇祯皇帝的想法,但是具体操办经手之人是陈新甲。
    现在事情有了进展,有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结果,自然还是要交给明面上熟悉辽东情况,而且看起来也很有号召力的兵部尚书来办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杨振示警,陈新甲想撂挑子不干都不可能得逞。
    杨振倒是想借机整死高起潜,但高起潜是太监,内臣,等到议和事泄之后,崇祯皇帝杀他,根本起不到甩锅,推责,平息舆论的作用。
    至于另外一个周延儒,属于极其奸猾的人物,不可能看不出其中藏着的风险,所以也不可能从陈新甲的手里接盘。
    所以,兵部尚书陈新甲简直就是为崇祯皇帝背这口锅的“不二人选”了。
    也因此,不管沈迅说什么,哪怕他违背自己主战的本心,替陈新甲谋划议和之事,最后杨振也仍是坚持先前所说的那一套说辞。
    也就是,一颗公心,两手
第(3/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亿万富翁狂氪金,秒变电子财神江寒柳如烟逆天神脉绝症晚期,恶心父子我不要了网游:我财神,神宠多亿点怎么了江寒柳如烟江寒柳如烟校花难追?无所谓,她还有舍友竹马火葬场,因为薄爷他又争又抢前夫让让,挡到我二婚秀恩爱了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福宝空间有粮仓,全家跪地哭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