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站起来,手里拿着话筒,视线直直地看向崔璨。
“这人叫哈米,是个电影杂志的职业撰稿人。”江砚南微微侧头,低着声音向崔璨介绍,“用词犀利,但是很专业。”
崔璨轻轻嗯了一声,身边的冯陆已经巴巴地递过了话筒。
“你好,我看过你刊登的影评。”崔璨微笑,“上个月你发表的关于动画电影《泡沫》的影评,看完之后我特意约了朋友一起去电影院刷了那部电影。电影很好看,你的影评也写的很好。”
她夸完,然后才认真地回答道:“你刚才的问题,我的回答是《陌生人》和《胡桃夹子》对我来说,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我。这就是他们的不同之处。”
“为什么是不同阶段的你?”
“因为《陌生人》是我的第一部电影,也是第一个女主角。《胡桃夹子》则是我第一部走向海外的电影,也是第一个获奖的作品。两部电影有前有后,当然是不同的阶段。”
这个回答官方客套,但也的确没有什么问题。
“那么两个角色,你更喜欢哪一个?”哈米看向崔璨的眼神中带着亮光,“我很期待你的回答。”
崔璨粲然一笑:“这么尖锐的问题,不好回答啊。”
观影席的观众们纷纷友善的笑了起来。
“其实我可以说这是两个不同的角色,我每一个都喜欢。但显然这个回答不能满足你。所以,我想说,我最喜欢的是桑梓。”
哈米:“因为今天是《陌生人》的路演?”
崔璨:“不是。因为你也会对你刊登的第一篇影评印象深刻。所以我也会对第一个女主角有独特的好感。”
其实这个回答也是有些讨巧的。
但谁会不喜欢这样的讨巧。
哈米得到了答案,也并没有追根究底询问的意图,于是让出了话筒重新坐了下去。
提问继续。
接下来被点到的有不少是实打实的观众,有冲江砚南来的,也有冲崔璨或者薛童来的。
他们的提问大多围绕电影本身,关于生死,关于临终关怀,话题略显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