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京都河。
后来因为靠近东南城墙这一段,镇妖司附近,做起了文雅的买卖,每天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就有着莺莺燕燕在河旁洗着红红绿绿的衣服。
什么抹胸轻纱,亵裤肚兜。
每个上午,胭脂味儿都弥漫在镇妖司到东城门这一段河道,京都人就称之为胭脂河。
陈玄策倒不怕胭脂河里的鱼不干净,这世道,能整点肉吃就不错了。
来到河边,二三十米外就是连绵几百米的两排小楼,那是京都达官贵人,商贾巨富晚上败火的好去处。
胭脂街。
不是卖胭脂的街道,本来也不叫这名儿,和胭脂河一个道道。
兜里不沉,别想进门。
老话说得好,两眉之间风情万种,两腿之间深不可测。
上好鱼饵,这鱼饵是绿豆汤混着杂粮馒头,又放了一点咸菜制作而成。
甩杆,剩下的就是静静的等待了。
不一会,起竿,一条筷子长的鲫鱼就提了上来。
“今儿运气不错,中午不用回去吃了。”
胭脂河鱼多,得益于内城的达官贵人拿钓鱼当消遣,禁止老百姓在胭脂河捕鱼,时间久了,这里的鱼变得异常肥硕。
陈玄策优哉游哉的靠着河边的芦苇,期待着下一位中奖者。
中午,陈玄策看着火堆上的两条鲫鱼,口水哗啦啦的流。
拾掇干净的鲫鱼,肚子里让他塞上了河边的不知名野菜,又放了点早上留下的咸菜丝。
那小味儿,挠一下就上来了。
这野菜,在大梁没人知道能吃,只有他这个不是此间的灵魂,才知道,这玩意酸是酸了点,和鱼放在一起,味道绝佳。
“哟,小哥,又来祸害水里的鱼了?”
近处二层小楼的栏杆处,一个身穿红色轻纱,私密之处隐隐可见的妖娆女子,软软糯糯的招呼着陈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