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在伦敦的大律师楼,收费几乎都是按照1分钟为一收费单位的形式计算收费标准,一件受理的案件如果解决时间超过了行业的平均标准,相对庞大的律师费会使得客户失去对这个律所的信任,并阻碍这个客户介绍新客户前来为律所创收,这样的后果是得不偿失的。为了追求事业上的进步或者仅仅使自己不失业,每一个助理和学徒都拼了命的工作,等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和声望并独当一面后,获得升职加薪或者出去单干的资本决定自己的未来。林义龙作为他们的一员,先天不足的劣势更是要求他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律之中。
这是一个年届三十的法律助理,中等身材,体格上有些壮硕,一头乌黑的头发配着因长时间睡眠不足而显得有些苍白的面色,浓重的眉毛,在配上左眼睑下一道可见的疤痕和一对招风耳。如果乍一看上去,人们第一印象会把他当成一个外表粗俗的新时期暴发户,或者出身于贫困的闲散人员们的头目。只有在他坐在办公桌后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这个人是一个执业律师,形成一种来自于认知的反差。在这之后,出于对这个职业的反感,对林义龙厌恶感反而增加了。对林义龙自身来说,这种外表反而变成了他的天然伪装,尤其是在与工作事务中另一方打交道的时候。总地来说,无论是同事还是邻居,林义龙多多少少地表示出了若有若无的疏离感。在这座常住人口达到了500万的城市里,这样的疏离感是十分正常的,让人觉得不正常的是,尽管偶尔遇到林义龙和他的同班同学在一起喝下午茶或者吃饭,在住在伦敦的这么多年里林义龙仍然算得上是一个人的独来独往——很少去莱切斯特广场,也很少出现在圣保罗大教堂的夜店,娱乐活动只有观看伦敦西区以及摄政花园的戏剧而已。总地来说,这个人没有融入伦敦社会的兴趣,也断了和原来社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