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转眼之间,文汉亭到朱家河乡担任乡长已经一个多月了。
    此刻,坐在办公室里,翻动着手中的记事簿,心潮澎湃。
    一个多月里,除了到县里参加县政府全体会议和列席县委常委会,他一直待在朱家河,一有空就带着李夏,由几个副职轮流陪着,到所在村调研,熟悉情况。全乡十六个村,除了朱家河村,最近的村也距离乡政府十五公里,最远的接近四十公里。到村的路虽然通畅,但路况都不怎么好,全都是泥土路面,坑坑洼洼的,崎岖又颠簸,很多地段显然是接到乡上通知才刚修垫填充不久,勉强使小车通行,可想而知,雨季里,道路又会是什么样子。
    到村后,除了听村两委的汇报,还要到村里面,依据农户经济状况按照上、中、下,分别选取三至四户,入户走访。每天回到乡政府都已是傍晚,一个笔记本也差不多记完了。
    “我这还是第一次到冷水村来”,在冷水村入户的路上,李夏边走边说。
    “你是哪一年上来的?”文汉亭也有点惊讶了。
    “九六年招教上来”李夏道:“九九年转行到乡政府办公室”。
    “也十年了”文汉亭还想说什么,终是什么也没有说。
    在老庄村,他们爬了一个小时的山路,到了住在陕甘交界的贫困户家里,一个瘦的已经是皮包骨头的干瘪老人,正躺在火塘的老式躺椅上,抽着老烟叶子。
    “大爷你今年高寿?”文汉亭问道。
    大爷精神头倒是十足,耳聪目明的:“我娘说过,我是民国元年生人。”说话并不是本地口音。
    “你老家是哪里的?”
    “河北”
    “怎么落户到这里了?”
    “民国三十六年逃兵到这里落了户,途中小腿中了枪,便没下过山。”
    在黄岗村,当来到一户只有两个己七十多岁的老夫妻家里时,碰到乡电管站在收取电费,二块柒角,老汉在屋子里去了很久,拿出了一沓整整齐齐的一角二角纸币和几个钢镚:“家里只有一块八,差九毛,我卖给你3个鸡蛋吧。”
    翻看着这一个月的笔记,文汉亭的心情异常地沉重,进入二十一世纪已经六年了,而朱家河的老百姓还有人依然生活在温饱线上,个别智障、残障家庭生活的更艰难。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选白月光的是你,我提分手你哭什么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非洲创业实录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叶无尘大反派也有春天2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抗战之关山重重我怎么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