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故而马拉申科不但没有因为自己大搞军事的行为,遭到来自故乡的任何批评与处罚,相反还得到了鼎力相助与大力支持。
    只要是军事上的事,莫斯科对马拉申科几乎有求必应。
    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部队改编一律得到火速通过,以最快效率被各配合单位与部门落实完成。甚至好几次都上升到了“玉米亲自督办”的程度,要求务必精准高效地配合到位。
    一个在许多人看来都有些古怪的局面也由此应运而生。
    马拉申科7年里从未回到过莫斯科,但莫斯科在这7年间对马拉申科的大力支持却从未间断过。
    “其实要我说的话这并不奇怪,老同学。”
    “有人只想要你的脑子、你的能力、你的知识和伱对军事潮流的精准把握,除此以外并不想要其它什么无用或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就会这样,把你摆在最有用的位置上老老实实干活、发挥作用即可,多余的事不要想也别多问,不让你回家就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毕竟像你这么“恐怖”的人到莫斯科的街道上遛个弯,在有些人看来估计比克格勃还吓人,他们可从没忘记过朱可夫的事。所以你就远离中心好好待在这儿吧,等待机会,等到咱们头顶的天气变化了,或许你的转机也就跟着一块来了。”
    回想起老伙计拉夫里年科曾经跟自己说过的这些话、这些“叮嘱”,自感差不多也就是这么回事了的马拉申科叹了口气。
    想来尼克莱和基里尔现在也都该长大了,一个14岁一个12岁,都到了最长个子的年纪向着小伙子迈进。
    而自己这个当父亲的,在过去7年间却从未回过家,没能尽到哪怕一星半点当爹的责任,更加苦了一个人在家带俩儿子的娜塔莉亚。
    在莱比锡的小家里,即便有安雅和闺女陪伴的马拉申科,却还总觉得还是心里空落落的。
    从未想过要把自己所爱至今的男人完全占为己有的安雅,当然也能看出马拉申科的心不是完全在自己和女儿身上,这并不奇怪也并非无法理解。也是一有机会就劝爱人想开点,总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眼瞅着往50岁门槛迈的马拉申科多少感觉精力有些不如以前。
    感叹着岁月不饶人,当年爆干德棍的年轻壮小伙已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脑透不是剧本?你跟我来真的土地上有曾经记忆都市自在神医爷的王妃,本王爷自己宠疯批公主天天发癫,九千岁压不住了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成为他的妻子后,我能通灵了重生80年代做产业什么缺德败家,那是朕的无双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