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讲,应该说驻波集群的部队给我的感觉,就像是45年的红军一般近卫部队,对比那时候的领袖军的差距。”
听起来可能有点夸张,但马拉申科却理解伊乌什金此种说法实际上并不算过分。
担任集群司令员的这7年时间里,马拉申科下了最大力度去改编升级的部队就是领袖军。
就和当年卫国战争时期的领袖师一样,领袖军在这7年来一直都是马拉申科测试部队现代化改编方案的试点部队。
除开某些太新的试验性武器和原型装备出于保密需要,不适宜拉到两德前线上来装备给领袖军之外。
调用手中职权的马拉申科几乎是有啥弄啥,把各种新潮强大的武器装备一一装配给了领袖军,同时系统性地建立起了对标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级的支援火力。
而且在战役战法和战术理念上还要走得更靠前,这是比新式装备上的应用更强大的一点。
许多现如今已经推广普及到全苏军的部队模式和军事学说,都是从领袖军这颗怦然跳动的心脏里源源不断、泵血而出,进而输送到全苏军借以共享发展的。
昔日的领袖之名如今早已不在,但领袖的钢铁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野战集群。
只是往柏林卫戍部队的位置上这么一摆,就能让隔壁家的邻居寝食难安、睡觉也不得安生。更不消说还有更可怕的“钢铁屠夫”,和他麾下35万“斯拉夫猛汉”布阵东德、枕戈待旦。
这架势,搁谁谁见了都怵得慌,能替玉米同志赢回面子的核心奥义就在于此。
时间在所有人的瞩目期待中过得飞快,一转眼就来到了凌晨时分、朝阳初升前的最后时刻,正是参演各部队进入各自阵位准备开干之时。
“上帝呀,这就是俄国人最强的陆军部队,这就是让那些媒体人把笔杆子都写废了的钢铁洪流。”
“不止于此,弗兰克。虽然你我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承认,但毋庸置疑,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野战集群,小看俄国人在陆战水平上的造诣,就如同小看女王陛下的柯基犬一样。”
“你这是什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