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曹操这般言语姿态,非常有感染力。
倘若是一般义士,此刻估计都拍案而起,宣誓跟曹操一起诛杀董卓了。
“孟德叔父志存高远,小侄钦佩!”邓牧抚掌而笑:“但很可惜,小侄以为,刺客之流只是末流。昔日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刺秦,是因为燕国的军力,对秦军构不成半点威胁,当时的燕国已经是樯橹之末了。”
“穷途末路之局,燕太子丹只能用刺客之道,来抗议对秦王的不满。”
“但如今局势,相国还当不了秦王,麾下西凉军,亦不似秦军一般骁勇善战。”
“孟德叔父想诛杀相国,匡扶社稷,何须用刺客之流?”
见邓牧也不再遮掩,曹操坦言直问:“如今洛阳的兵马,都在相国手中,不用刺客之流,如何能诛杀相国?”
邓牧轻笑反问:“昔日黄巾百万,气焰嚣张,又是如何覆灭的?洛阳无兵,但陈留有啊!”
曹操一语惊醒:“显谋贤侄的意思,是要举旗募义兵,召四方豪杰勤王?但如今曹某受相国器重,早已被视为相国的党羽,举旗募义兵,召四方豪杰勤王,谁又会信?”
“所以,岳丈才要回陈留祭祖啊!”邓牧言语笃信,给曹某一种料事如神的感觉:“岳丈如今是当朝尚书,自光武帝以来,政务均归尚书台,尚书令虽然隶属少府,品级不高,但却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换而言之,尚书令,理论上是可以得到陛下密诏的!”
曹操本是奸诈之人,善于权谋之术,这一听瞬间明白了。
蔡邕是尚书令,又是海内大儒,倘若宣称有陛下密诏讨董,那这举旗募义兵、召四方豪杰勤王的理由就有了。
“妙啊!”曹操抚掌大赞,细眼闪过几分欣赏之意:“但伯喈兄是拿不到密诏的,显谋贤侄,这是想让伯喈兄矫诏啊!”
邓牧轻笑:“事急从权,岳丈有匡扶社稷之心,又何必在意些许忤逆污名?孟德叔父,小侄的诚意已经给了,能否让岳丈的家眷亲族,安然返回陈留,可得孟德叔父相助了。”
曹操起身,踱步细思。
“相国对伯喈兄颇为信任,伯喈兄若要回陈留祭祖,并不难。”
“但相国的女婿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