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光和二年,司隶校尉阳球在中常侍袁赦的支持下,将中常侍王甫拷问而死,张让等人联手反扑,将阳球以‘谋义不轨’的罪名击杀,袁赦虽然没有被清算,但也因此退出了内庭。”
“这袁赦虽然不是汝南袁氏人,但却跟汝南袁氏认了亲,一笔写不出两个袁字,袁赦是汝南袁氏在宫中最大的靠山。”
“袁赦失宠,袁隗和袁逢权衡之后,决定联合士人铲除宦官,由袁家独揽大权。”
“而当时,弘农杨氏的杨赐已死,汝南袁氏成了名门望族之首,有万夫之望。”
“汝南袁氏,亦出了袁绍和袁术两个豪杰,袁术且不论,时人评价袁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
“中常侍赵忠亦曾言:袁本初坐作身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
“袁隗听到风声之后,担心袁绍兄弟锋芒毕露,要求袁绍和袁术不可高调张扬。”
“对于袁隗和袁逢而言,他们只想永保三公之位。”
“但对于袁绍和袁术而言,却想更进一步。”
“于是袁绍做了个局,以招四方猛士入京为名,令宦官惶恐,假借宦官之手做掉外戚何进;又借何进之死,屠尽洛阳宦官。”
“只可惜,袁绍低估了外将的野心,反被董卓鸠占鹊巢,才有今日之祸。”
邓牧侃侃而谈,将袁绍的野心和谋划,如抽丝剥茧一半分析。
曹操心中震撼:“没想到本初兄,竟然会有这般谋划之能!”
邓牧轻笑:“那袁本初出身于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又在族中同辈中脱颖而出,又岂会是憨傻之人?叔父早已知晓袁绍之能,却这般惊诧,这是对小侄的不信任啊。”
曹操有些尴尬,讪讪一笑:“曹某惊诧的,是贤侄竟然知晓这么多的秘闻。”
邓牧眸有黠意:“新野邓氏,虽然比不上汝南袁氏,但云台名将之后,两百年间,同样也有些底蕴。小侄又好读书交友,自然知道些许秘闻。”
曹操是奸雄,同样亦是世家出身,在同辈中又是佼佼者。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