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家具厂老板提出了两个合作模式,一是买断图纸,二是按照后期家具销售情况给分成。
虽然后者的产生的收益会更大,但是宋沛年还是选择了前者,这笔钱现在有更大的用处。
等谈好这笔生意后,临走的时候,刘美娟又给宋沛年介绍了一笔生意,“我表弟家,他们家将老院子拆了,重新修了个二层小楼,现在正要找装修的人,我给他们介绍了你,但是现在也还没有定下来,改天我约你们双方见个面,你们当面谈。”
装修到现在,刘美娟对新家很满意,隔两天就会去看一眼,完完全全就是按照图纸来的。
一开始担忧落不到实处,现在完全没那个想法了。
他们一家子都觉得宋沛年是个有本事的,做事也靠谱,未来指不定就有大发展,因此很乐意继续来往。
与人来往,拆开来说就是你来我往,范家来来回回给他们介绍了几笔生意,单拿家具厂买图纸一事来说,要是碰上那些有小心思的,都有可能背着人自己处理收钱了。
吃饭的时候,宋沛年和阮念恩提起了这事儿。
阮念恩想了想,说道,“太贵的礼品我们也买不起,要还是买些水果的话显得没心意,阿年,要不我们送一些山货怎么样?”
说着就从一边的柜子里扯出了一个袋子,从里面掏出了一大把干榛蘑,蘑菇的香味瞬间溢了出来,“这是陈婶婶给我寄来的,之前我炖过几次,是不是很好吃?这些都是陈婶婶在山上采摘后晒干的。”
陈婶婶,以前阮念恩在李家村的邻家婶子,这些年阮念恩和她也没有断了来往,为感念她幼时的照顾,阮念恩时不时就会给她寄一些布料或一些什么时兴的东西,。
阮念恩又数着手指头继续道,“不止是榛蘑,还有其他的,什么猴头菇、榛子、松子、五味子我打电话让陈婶婶帮我们收一点儿寄过来。”
宋沛年点头,朝阮念恩比了一个大拇指,“阮姐门路广,听阮姐的。”
阮念恩被逗笑,又因自己的主意被肯定,所以很高兴,宋沛年为了让她更高兴,将刚收到的三千块钱拿了出来,递给了她,“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