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大大小小的学堂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地遍布着大汉国的各个县及县以上的地区。
    如今的大汉国,算上朔方、白羊、楼烦三郡,也才二十多个郡。
    按照一个郡内平均辖制十个县,也不过有两百多个县级行政区。
    如此一来,差不多需要建设三百个学堂而已,这并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自从水泥出现在大汉国之后,建造房屋已经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
    至于那些学堂的老师,元朔学堂里如今正有着近一千的临近毕业学子。
    无论其是主攻儒学亦或者主攻墨者还是华夏理工,去下放学堂教书还是有资格的。
    而且,并不是白白让他们教书,还会给与他们发放薪水。
    而且,刘大海还打算给他们开的工资要远超过普通行业。
    自从印有高祖头像的元朔币发放以来,大汉国的物价进入了一个极其稳定的时期。
    一只鸡只要一枚币值为5的元朔币,或者五枚币值为1的元朔币。
    一只猪只要元朔币100元,这还只是因为猪刚刚被人们所接受送上餐桌。
    刘大海能够预料到,等日后大汉国百姓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猪和牛的价格也会进一步的提高。
    而大汉国如今最高的薪资标准,估计也就是在元朔城的工厂里做工了,平均薪资有一千个钱。
    一石粮食也就不过一百个钱。
    也就是说,只要你在元朔城里的刘氏工厂做工,一个人的收入,就足够一户四口之家生存,每月还会有大量的结余可用于其他事项支出。
    所以元朔城的大部分百姓们还是比较富裕的。
    当然,这种情况只局限于在长安城和元朔城,大汉国的绝大部分地区还是达不到这种水平的。
    刘大海打算给那些选择去县级学堂教授学子的底薪是一千五百钱。
    这在大汉国已经是一个极高的薪资标准了。
    所以这个消息在元朔学堂一出,就有一大批人争着报名。
    而后,当期的报纸上就讲述了刘彻准备大兴教育,广设学堂的想法。
    建设学堂的钱自然是由刘大海出,给教师发放工资则被曹襄一人包揽了。
    按照曹襄所言,他现在家里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坐牢?我是来进修的全民寻宝:我能看到地图隐藏信息我只是一个凡人,为什么你们都奉我为圣离婚后,我被各路大佬缠上了换亲1985农家沈兰的悲喜人生死后才知,我的夫君早就不在了官道之绝对权力想要泡师父所以改邪归正了起飞,从1973年开始我,军火圈大佬,杨蜜带崽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