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林文察的这一战略思想能够实现,那么一直困扰着华族的西北战局或许就能够彻底得到化解。
在华族与沙俄人的长期对抗中,后勤补给以及漫长的战线一直是两个极为棘手的大问题。为了解决后勤补给的难题,华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修建战略铁路。
然而,战略铁路的修建速度根本跟不上护卫军进攻的脚步。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地理环境复杂,修建铁路面临着诸多困难,工程进展缓慢。而沙俄人同样是好战的民族,他们绝不会轻易地屈服于华族的进攻。
双方在这片士地上你来我往,战争就这样一直处于拉拉扯扯的僵持状态。
这并非是因为董良好战,而是华族在当前的局势下根本停不下来。一旦停止进攻,沙俄人很可能会卷士重来,之前所付出的巨大代价都将付诸东流。
与此同时,在华族京城郊外的一个招待所中,围绕着对外战争,一场重要的会面正在悄然进行。
左季高,这位在华族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此刻正坐在客厅中,接待着各地学会的代表。
在这些代表中,有一个名叫史如波的大儒被众人推举出来,作为他们的发言人。史如波留着山羊胡子,身上穿着一件褪色的长衫,虽然衣着朴素,但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精光,仿佛能够洞察一切。
“时代变了,没有皇帝上朝,读书人也无法干预朝政,但是这天下,毕竟还是天下人之天下吧,总要给人发言的机会。”史如波说话不急不慢,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君王不叫皇帝,却行的是君王之实,明君哪有不听谏言的,刚愎自用,与暴君无异……”
他的话语中暗含深意,像是在对当前华族的政治体制提出质疑。左季高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史如波的发言,没有丝毫打断对方的意思。
他微微眯起眼睛,脸上保持着平静的表情,似乎在仔细琢磨着史如波每一句话背后的含义。
等到史如波发表完意见之后,左季高才缓缓开口说道:“先生可曾见过华族官府有人搞文字狱?诸位既要参政,大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