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欧美各国经历第一次经济危机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樱花国身上掠夺财富,成功渡过难关。
在这场危机中,三井财阀损失最为惨重,被无情拆分。
危机过后,欧美政客很快将此事抛诸脑后,樱花国的政客也选择了遗忘。
然而,遭受重创的三井财阀却铭记于心。
所以,无论是三井安康,还是三井伊雪,费尽心思寻求与叶青合作,目的就是为三井财阀寻找更强大的政治庇护。
况且,三井财阀与京都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对国外先进技术充满渴望,而三井财阀旗下的各大集团公司,在科技领域确实走在世界前列。
叶青做生意素来是拿来主义,好听点说,叫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能走捷径,绝对不会绕弯路。
搅乱三井财阀,让三井家族的各个继承人反目成仇,只为获取更多利益。
对此,叶青从不掩饰,三井安康、三井伊雪,甚至深藏不露的三井安雄都心知肚明。
正因如此,三井安雄甘愿只担任三井家主,将三井财阀的商务大权交给三井安康,就是为三井伊雪与叶青合作创造机会。
因为一旦三井安康成为三井家主,三井安雄必须死。
但三井安康成为财阀总裁,三井伊雪与叶青合作后,三井安雄便能腾出手来对付三井安康。
可惜,叶青并不这么想。
对他而言,三井伊雪和马薇本质上是一类人,心中没有善恶之分,只有利益的权衡。
但马薇的出身,决定了她的野心远不及三井伊雪。
叶青扶持她成为佤邦矿业的女王后,她的视野便局限在了佤邦。
即便她做出违背叶青意愿的事,叶青也能用强硬手段加以纠正。
而三井伊雪,目标是成为有色金属帝国的女王,她的舞台是整个世界。
所谓 “一将成名万骨枯”,叶青可不想成为她登顶路上的踏脚石。
因此,即便让三井伊雪入股药厂和茶油厂,叶青也坚决将她排除在有色金属产业之外。
只要不让她入局,即便她再聪明,手段再高明,也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