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例子还出现在公元前119年,那一年卫青进攻匈奴,趁着风沙,击败了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匈奴单于伊稚斜跑路时就借助了骡子,给后世留下了“单于六骡”的典故。
别管伊稚斜跑得有多狼狈,他还是靠着骡子避开了汉军精锐骑兵的追杀,在汉人战马和匈奴骡子的较量中,匈奴的骡子还是赢了,汉人的战马真没遛过匈奴骡子。
至于驴的速度,也不可低估,想当年,“高粱河驴车车神”飙车逃命的时候,咱们毛驴子大哥可是风驰电掣的,要不然车神他不在就被俘虏了?
当然了大,部分骡子的冲锋速度是不如战马的,因此各国骑兵的主力还是战马。但骡子也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骡子的耐力比马匹好,适应复杂地形还不挑挑饲料。
骡子的饲养成本很低,在同等条件、同品种饲料条件下,马的一日食量是马骡的4倍,就连驴子的食量也是马骡的2倍。骡子的载重能力是驮重一百四十公斤,每天可以连续行走七小时,可以连续工作二十天左右。
这对于萧嘉穗他们这支不富裕的流民队伍来说,骡子反倒是最适合他们的牲口。
骡子冲锋速度不行,但耐力好、能长时间、长距离行军,这对于缺乏战马、对大范围机动作战的队伍很有吸引力。唐朝末年的蔡州军就特别喜欢骡子,蔡州军甚至有了骡子军的外号。
所以,因为他们这只队伍与捻军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狄泉认为捻军的成功经验还是能够应用在这萧嘉穗的骑兵上的。
战术也很简单,面对敌军的时候,如果敌人实力弱,那没二话,大量骑兵在手,直接冲锋干就完了,要是追来的敌人势力大,那么捻军就会开始转进,并不断的用放风筝战术骚扰和吸引敌人追赶,自己则凭借超高的机动性,将追兵拖弱、拖死,另外还会搭配伏击战术一起使用,把只顾追击的敌人引入包围圈之中,然后伏兵四起。
他们这支骑兵,重骑兵方向发展,不行,就要玩轻骑兵,游骑兵,来去如风,打完就跑,快马轻刀,打游击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