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云澜山高不足千丈,幅员不过五十里,在整个大宋版图上只占了个米粒儿大小的位置,在云澜人心中却是无比神圣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云澜山物产丰富,大小山村倚山靠水,生活谈不上富足,只要勤快,混个温饱绝对不是难事。
不知从哪一代开始,大宋国要求云澜山的山村联合起来开始建造山墙,多少代下来,愣是围着云澜山建起了一圈五米高三米宽的山墙,山墙上每隔五里设烽火台,每个烽火台五名山民驻守。而各个山村一同迁往山南,慢慢繁衍下来便有了现在的云澜城。
云澜山之所以建造山墙,严守死防,只因为云澜山有样特产――云澜狐。独特的环境造就了云澜狐独特的皮毛并赋予了云澜狐不凡的灵性。在大宋国如果没有一件云澜狐皮制成的衣服,就不要说自己是个贵族,而拥有一只训服的云澜狐宠物,那是能骄傲一辈子的事情。而且大宋临国对云澜狐也是垂延不已。这不仅仅是因为云澜狐产地单一,数量稀少,皮毛御寒效果极佳,更因为它极难捕捉,当确定自己无路可逃之时,它们会自焚而亡,让你只得到一堆灰烬,即使掌握了技巧,能猎杀到的也少之又少,而能活捉一只那更是百年不遇之事。
想要猎得云澜狐不能用陷阱,只能用弓箭出奇不意,要是提前让其感觉到危险那么一切的努力就白搭了,想活捉一只,更是要布局很久,收网时还不一定成功。而且此物对灵气波动极其敏感,想用仙家手法,对不起,那怕你修为惊天方一出手,这边已经成灰了。
云澜城居民传承了祖上精湛的箭法和彪悍的性格,城中随处可见背着弓箭的猎手准备组队进山。而外来客商穿梭在大街小巷,目的便是收购云澜狐,不管皮毛还是幼兽都出到很高价格。
云澜城城东有一片广场,每天一大早这里就人声鼎沸起来,没有事由的城民大多会来到这里,无论是本地富商寻个长工短工还是外地人找个向导,在这里都会如愿,说白了这就是云澜城的劳务市场,当地人称为人市。
与往常一样,东方刚刚泛白,人市上已经聚满了人。
年方十四的林小康站在人群里四处张望,审视着那些外来客商,从十岁开始在人市上当向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