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文科到底有没有用,取决于你如何感知这个世界,你是想做一个追求投入产出比的人,还是偶尔想做一点【无用但也挺有趣的事情】的人。”
“你们大概也听出来了,我说了很多如果。【如果】是一个很有趣的词,它表示未知,混沌,可能性,数学文学和艺术里,都有很多的【如果】存在,如果没有【如果】,这个世界将变得很无趣。正是因为有了【如果】,让我们的生活拥有了更多的选项,学习理工科还是文科,从来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二选一,我们完全可以把单选题变成多选题。”
严格来说,李睿这段话还是鸡汤,倘若是一个面临文理分科选择的孩子,听了这段话之后只会更困惑,而不会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但这不正是李睿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吗。
生活又不是他妈的考卷,哪有那么多错误答案,只要你愿意,全都是正确答案!
当然,这在理工科眼中,又是典型的文科思维……
网民们听完李睿这番长篇大论,虽然不是完全能听懂,但是感觉李睿说的很对。
至于到底是哪里对,他们也说不清,因为就连李睿也说不清。
【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所以到底文科更好还是理科更好?】
【所以你是在为自己的数学成绩不好找理由吗?】
【明白了,想赚钱学理工,想混日子学文科!】
【理工科是现实主义,文科是浪漫主义。】
李睿发现有一条弹幕说的挺好,就道:“有个朋友说的很好,理工科和文科确实就像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我们的人生,应该有现实主义的白天,工作,思考,创造,搭建,计算,评估……当然也应该有浪漫主义的夜晚,吟诗,歌唱,泼墨,绘画,写作,游戏……理工科是生存,文科是生活,理工科的生存给予文科享受生活的物质基础,文科的生活赋予理工科更美好的生存方式。”
这时候,李睿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他看了一眼笑道:“告诉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