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6)页
垦人的使命。”
    三个月后的庆功会上,南部四师的成果让所有人惊叹。
    展厅里,各师的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十八师的“丝路驼铃”系列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十九师的恐龙模型仿佛要从展台上跃出。
    二十师的民族风情玩偶穿着绚丽的服饰。
    还有十六师作为标杆,展示着从最初的“歪瓜裂枣”到如今精美工艺品的蜕变过程。
    王石磊站在展厅中央,看着墙上挂着的老照片——当年军垦战士们在荒漠中开垦农田的场景,与眼前摆满棉花玩具的展厅形成鲜明对比。
    他知道,这些柔软的棉花,承载着军垦人不变的信念,正像当年的小麦和棉花一样,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书写着新的传奇。
    “各师注意!”南疆兵团指挥部的通知通过广播传遍每个角落:
    “欧盟追加了三百万件订单!我们的绒疆卫士,要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军垦人的温度!”
    欢呼声中,战士们握紧手中的棉花,眼神里闪烁着坚定与自豪。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生产者,而是用智慧和双手,将兵团精神编织进每一件作品,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寒冬的北疆,呼啸的北风卷着雪粒拍打着玻璃窗。
    二十师的临时车间里却暖意融融,三十多名战士围坐在长桌前,手中的银针在棉花间穿梭如蝶。
    新兵张小雨的指尖被扎出了血珠,在雪白的棉花上晕开一点红,但她咬着嘴唇继续将金线绣成哈萨克族的羊角纹。
    “指导员说这批玩具要送给欧洲的儿童福利院,“她轻声道,“不能让孩子们摸到线头。“
    隔壁的十八师传来阵阵欢笑声。技术骨干们正围着退役坦克改造的玩具填充机调试。
    老班长李铁成把耳朵贴在机器外壳上听运转声,“这声音比当年发动机还顺耳!“他笑着说。
    这个由军工机械厂支援改造的设备,让棉花填充效率提升了五倍,却保留着军绿色的外壳和铆钉装饰,成了车间里最特别的“战士“。
    而在十九师的“恐龙谷“工作室,一场特别的教学正在进行。
    生物系毕业的技术员小王举着解剖图,向战士们讲解恐龙肌肉走向:
   
第(3/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程宇林雨菡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礼包开出乱码!我获得唯一神技!重生后,娇软丫鬟被雄竞了妖孽小村医谍战:刚20,老登逆袭什么鬼?自在真仙鬼将祸夏一天天九儿穿书后,为夺遗产我狂舔霸总重生八零,她被京圈权少宠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