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次涉及到刘庆华留下的基金用途问题,杨革勇又岂会轻易让步。她看着风尘仆仆赶来的杨革勇,无奈地叹了口气。
杨革勇一见到赵玲儿,便开门见山地说:
“玲儿,这事儿我不能不管。刘老爷子的遗愿我们都清楚,这基金是要为北疆建设服务的,怎么能拿去修跟北疆关系不大的水电站呢?”
赵玲儿苦笑着说:“老杨啊,我何尝不知道,我已经跟他们据理力争很久了,可对方态度强硬,我实在没办法,才说等叶雨泽来定夺,没想到你先来了。”
杨革勇皱着眉头,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坚定地说:“赵姐,既然他们这么强势,我们也不能一味退让。但咱们也不能硬来,得想个周全的办法。”
赵玲儿惊奇的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不知道这货咋就知道动脑子了?
赶紧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杨革勇沉思片刻,说:
“我们先收集刘老爷子为北疆建设所做贡献的资料,以及基金设立的初衷,然后找个机会,跟有关部门心平气和地再谈一次,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立场。”
赵玲儿觉得杨革勇的提议有道理,于是两人开始着手准备相关资料。
赵玲儿一直跟刘庆华共事,又都是领导,很快就收集了大量的证言和事迹,详细整理出刘庆华对北疆的深厚情怀以及基金设立的真正目的。经过几天的努力,资料准备得差不多了。
杨革勇和赵玲儿约好了与有关部门再次会面的时间。
会面当天,杨革勇和赵玲儿早早地来到了会议室。对方的人员也按时到达,气氛略显紧张。
杨革勇率先打破沉默,他微笑着说:
“各位领导,我们今天来,是希望能再次探讨一下基金用于水电站项目的问题。我们深知水电站项目利国利民,但我们也希望领导们能了解一下刘庆华老爷子设立这个基金的初衷。”
接着,杨革勇和赵玲儿详细地向对方阐述了刘庆华对北疆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希望基金能用于改善北疆民生、促进北疆发展的遗愿。
他们还展示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和证言,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对方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