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个传一个的,现在谁家也不富裕……”在沈容娇的注视下,许卫兵的头越垂越低。
他没忘记沈容娇在头一次让他帮忙找人的时候就提到过,不管找的是谁,嘴一定得严,不能把做活挣钱说给外人听。
见许卫兵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沈容娇才问他都有哪些人想做活。
结果许卫兵向她解释,有那做活人的亲戚眼睛亮,看着这几家一个多月来生活有明显的改善,便跟各自的亲戚打听。
刚经历过许卫兵三姑那一出,那几个人虽然用一时的马虎眼糊弄过去了,可也问过许卫兵,生怕有人记恨自己不帮忙,背地里弄点手脚就麻烦了。
沈容娇没说用还是不用,只让许卫兵先去打听亲戚的亲戚们人品咋样,并且直白的告诉他:“要是再出一次你三姑那样的事儿,咱们之间也不用合作了。”
许卫兵哪能不知道这等于答应下来了,直接向沈容娇拍胸脯保证,自己不会直接向他大姨等人打听。
会自己去想做活儿人住的地方走访四邻,人品但凡有点问题的,他自己就能给否了。
在他否定别人之前,他要先带着沈容娇跑一趟省纺织厂。
因为他表哥说,厂里有一批瑕疵布,虽然还没进废品库,但是本厂职工可以内部优先购买。
现在的布料紧缺,这批布料如果便宜得用的话,沈容娇准备自己能买多少买多少。
进了库房才发现,瑕疵布足有五大捆,比林远县纺织厂印坏的还多了一捆。
据许卫兵的表哥介绍说,他们厂一捆的标准是七十米,每捆比下县纺织厂足足多出二十米。
时间已经进入十月中旬,地处北部的石阳纺织厂早已经开始生产冬季面料,这批瑕疵布就是刚上马的生产线生产的斜纹布。
用料很扎实,机器却没调试好,不到两米就出现跳线、拔丝的情况。
厂里边生产边调试,就有了这五大捆布的存在。
更糟糕的是越调试到后面,瑕疵出现的密度越大,最后一捆更是不到半米就有很明显的跳线痕迹。
前面瑕疵大的两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