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山人的心里没有丝毫的同情,相反,有点幸灾乐祸。毕竟他的一生也是在求情、谄媚中度过,能够有人与他有同样的遭遇,于他来说,也是另一种扬眉吐气的方式。
守山人叫来了主人家的另一些家仆,准备把晓宁父母拉到家里去,任凭父母磕头跪地,也不为所动。天可怜见,从来不知道反抗的父母,第一次,反抗了起来。
晓宁父母推开守山人他们,朝山林中跑了起来。可是年老体弱的他们,又如何跑得过后面的豺狼虎豹。不一会儿,豺狼们追上他们,狠狠地推倒他们在地上。他们无情地捶打着晓宁父母,山野中,连最凶猛的野兽也躲了起来,生怕被那些狰狞的野兽看到。夕阳染红了地平线,林子里,静悄悄的,可仔细一听,便能听到类似于受伤之人的挣扎与粗气。晓宁父母满身伤痕、安安静静地躺在树叶上,身上笼罩着一层梦幻般的霞光,仿佛即将升天的神仙。只有那微微起伏的胸脯,还有嘴里念叨着的:“晓宁、晓宁”才知他们还活着。
这时候的晓宁虽然小,但也明白父母白天出去,黄昏没有回来,肯定是出事了。晓宁挂着眼泪,挨家挨户地找人,请求他们帮忙找人。村里的人,虽然贫困交加,但还没有失去心中对生命的敬畏与怜悯。
村中的大人们拿着柴刀、锄头以及火把,朝着山林中走去,一路呼唤着晓宁父母。晓宁也在其中,大人们叫她在家里等,她不肯,哭着说,不会给你们找麻烦的,让我去吧!大人们心里不忍,便带着她,嘱咐她不要乱跑,要紧跟身边。
晓宁的心里惴惴不安,大声地呼唤父母,喊得嗓子变得嘶哑,也不愿停下来。身边的大人们已经预料到了什么,露出了沉重的脸色,担心地看着晓宁。
“父亲,母亲!”或是骨子里对女儿的关爱,不忍女儿担惊受怕,躺在地上的两个人用了生平最后一丝力气,呼喊着,“晓宁!”
晓宁和大人们听到这声音,飞快地朝着声音处走去。借着火把和月光,他们看到了伤痕累累的两个人。晓宁扑到他们的身边,大声地哭喊着,豆大的泪珠源源不断地流下来。身边的大人们发出了咒怨的话,“这些畜牲!”心软的人,眼里也藏着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