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郑文青和郑云鹤全身心投入到山田村里,此时郑老二的回信也到了。
郑老二老家在农村,所以对此知道一些,他说梯田可以从下往上建,也可以从上往下建,但是前者更常见一点。
田埂要用石块,粘土填垫,再反复拍锤,确保田埂平整牢固,不漏水,不溃决,田埂建好后,再平整土壤,使其成为水平梯田,一个梯块就建成了,然后再向上开垦第二块,第三块。。。。。。
大致的框架有了,郑文青和郑云鹤又找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一起研究,最后选定了一座不算太高,坡度较小的荒山作为试点。
郑文青找了山田村的村长,让他召集所有人开会,时间定在了晚上,因为白日里大家都忙着出去乞讨了。
村民们很奇怪,在这个忙着活下去的季节里,有什么大事需要所有人参加呀,要了一天饭也很累的,关键是好些人还没要到。
开会的地点定在了晾晒粮食的场上,到晚上的时候,大家陆陆续续的来到这里,郑文青抬头看看挂在树梢圆圆的月亮,不禁暗自庆幸:好在这个时间选的好,接近十五的日子,月亮又圆又大,即使穷到没有点油灯,也不会抱错闺女,拉错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