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正在郑文青和郑云鹤两人天天绞尽脑汁,天天跑到外面寻找商机,想着怎么把经济发展上来的时候,书院也在慢慢步入正轨。
    因为现在书院的学生不多,基本上钱夫子一个人差不多就搞定了。
    夫子每天也要上去帮忙上几节课,批改批改作业,主要精力还是在学堂。
    学生们生活比较规律,每天早上六点出操,先跑两圈然后有武夫子教打两套拳法,拳法现在还没完全学会,正在一招一式的拆解动作中。
    早操结束就是早饭时间,这里的饭堂都是要另外付费的,嫌一次次收费麻烦,就弄了个登记表,一人一本,每天在自己吃的食物下面打勾,一月一结账。
    食堂每天由一个已毕业的厨师带着两个学徒在做,学徒们基本上十天一轮换,给他们当作实习机会。
    因为只有十天的实习期,所以学徒们的兴致特别高涨,虽然原材料没怎么变,但每天都想方设法试验自己的菜品。
    是的,没看错,就是试验。
    因为郑老二和教做饭的大厨们都说过,不要抹灭大家的创造力,各种材料组合在一起,采用不同的做法,味道也是千差万别的,让大家放心大胆的去试,能创造出好菜品的都有奖励,所以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同样的话其实和每个夫子都说过,所以郑家的技校教出来的学生就会比较愿意尝试新的东西,
    就比如一次一个学徒做白菜炖粉丝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人捞上来的半碗小虾米,随手就往锅里一倒,这是他们的常规操作,经常看到边上有什么多余的食材就喜欢往里放,结果没想到这次味道异常的鲜美,这个无意中的举动竟然成就了食堂的一道名菜。
    后来,就衍生出了各种和虾米一起做的菜,比如青菜炒虾米,毛豆炒虾米,冬瓜白菜炖虾米,辣椒炒虾米。。。。。。
    于是,虾米很快席卷厨房,成了大家最喜欢的一个配菜,河里捞不了那么多,张氏想着反正多吃点虾米还补钙呢,给这些正长个儿的小伙子们吃刚刚好,就干脆专门买了一些备着,供大家发挥创造力。
    还有一次过节,食堂决定给大家做点小酥肉吃,没想到在做的时候,那个小学徒刚好看到旁边有人刚摘的野果子,干脆切吧切吧往肉里一扔,最后裹着面糊和小酥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大反派也有春天2我非池中物放牛娃,从神鼎开始修仙亮剑:带着特战中队打鬼子权力巅峰:从小镇公务员开始不好了师傅,师妹她投敌了!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道界天下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