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技校的同学们奋力前行的时候,迎来了新一年的童生试。
这次参加童生试的就是快班的那八个,郑老二一直盼望着这次能一炮而红,考他三五七八个,让学堂也能火上一把。
依然是和前一年一样的流程,依旧是郑老二带队,夫子跟着,好在一行十人,在县城的宅子里也能挤一挤。
郑三嫂早上依旧给他们做了早饭,并说去年郑文青和郑云鹤吃了她做的早饭都考上童生了,所以孩子们几乎是带着一种虔诚和信念吃完的早饭。
因为孩子们对县城不太熟悉,所以郑老二和夫子一人坐在路边摊等他们。
孩子们出来的都不算太早,最后一个出来的时候,太阳都有点落山的意思了,那孩子还很不好意思,郑老二摸摸他的头:“考完就好,饿了吧,带你们去吃饭。”
两天后放了第一次榜,很值得纪念,首试八个人都通过了。
又经过第二次,第三次考试,也都有惊无险地过了。
郑老二很开心,带着几个人下了一次馆子作为庆祝,赶着牛车美滋滋地回去了。
刚一进村,就有很多人来问考的怎么样,因为这次赶考涉及到好几家人,而且即使那些没去考的,可能也有孩子还在读,对教学质量的关心是一样的。
郑老二这会儿又故作矜持,装作若无其事的:“嗯,通过了,等着去参加府试。”
“通过了?”
“谁通过了?”
“一共通过了几个?”
“我们家的过了没有?”
大伙儿叽叽喳喳的问题停不下来。
“嗯哼。”这时夫子清了清嗓子:“通过考试的都下去吧!去给你们家里报个信儿。”
一时间小朋友们哗啦啦都下去了,只有墨染和两个发没有动。
村民一时惊呆了:“这次考试通过了五个?”
郑老二慢悠悠的开口:“不是,是八个,这次都考过了,等四月份再去府试。”
这下村民们都不淡定了,这都多少年了,村里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没想到去年有两个考过了童生试,现在这次的县试又过了这么多,怎能不让人惊讶?
在其实在村民们震惊的同时,县太爷也在琢磨这个事,知道郑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