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钱夫子很赞同:“不止春耕秋收,整个过程都应该让他们有所了解。”
夫子和徐夫子都点头赞同,郑老二看着自家的核心团队,果然志同道合是发展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夫子倚在凳子上:“体育课也要加强,现在的孩子们,读书时间越长,身体越差,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以后科举都扛不下来。”
众人有点头赞同,郑老二补充:“那行,反正现在都是住校,不行就晚饭后加一节体育课吧,白天的时间尽量留着干别的。”
徐夫子还提议:“既然一鸣书院把他们送来交换,学业上也不能让他们落下,以后卷子就多做一点吧,每次的休息日也可以多发几张,刷题的效果真不是一般的好。”
郑老二继续补充:“刷题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我们的题要出的多样化,每一个考点用各种题型来测试,三番五次的做,自然记得住。这个方法不止给秀才们用,所有人都可以这样,尤其是那些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管用,还要劳烦夫子们大量出题。”
张氏也罕见的发言:“其实不仅局限于书面的知识,我们这里的各种课程都可以让他们体验一下,不求他们学会,最起码作为一种课外兴趣培养,顺便让他们了解一下各行各业的艰难。”
这个想法比较特别,钱夫子摸着自己的胡子,默默思考了一下:“也对,这些人中间可能以后会有人走上官路,很多东西都应有所了解才是。”
于是,在一片祥和热闹的气氛中,夫子们的提议都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例会圆满结束。
这边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而还在赶路的秀才们对自己接下来一年的生活毫无所知,完全沉浸在出门的兴奋中,毕竟在上学时间赶路,有一种占了大便宜的感觉。
虽然越走越偏,让人略微有些嫌弃,但胜在自由啊,听说随行的夫子把他们送到以后,不会多做停留,他会继续带着郑氏学堂的学子们返程。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油然而生。
从官道上转到进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