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8)页
    时间飞快,忽忽已是十一月隆冬季节。北方各地普降大雪,天气极寒,万物凋零蛰伏。战乱也因为冬天的到来而画上休止符,各方势力暂且在这个严寒的冬天停止了攻伐,恢复了平静。
    距离临沂大战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随着双方和议的达成和落实,双方边境暂时恢复了平静。
    李徽于九月底回到了淮阴,之后便潜心闭门,不再过多的参与淮阴事务。临沂之战给李徽诸多警醒和提示,让李徽不得不潜心思索在此战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东府军固然强大,但远没有自己所希望的那般强大。东府军的火器固然凶猛,但在大规模的作战中远没有自己所想的那般管用。
    昂贵的造价让火器难以全面普及,从而也难以弥补火器威力不足,数量不足,打击力度,射击距离不足,以及防潮湿性能不佳等各方面的缺点。
    既然代价如此昂贵,怎么能容火器沦为鸡肋?
    在临沂之战中,之所以能够最终取胜,靠的主要还是将士们悍不畏死的作战意志以及一些小小的运气。火器固然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似乎并非主导战争胜负的关键手。
    这一切让李徽不得不认真思考火器的未来和是否需要继续耗费大量的钱财物力人力在其上。
    负担实在太重了。硝田火药作坊冶炼制造火器,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钱财。徐州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在保证民生和其他各项事务发展的前提下,又要抠出大笔的财政去发展火器,实在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而火器带来的回报却有如此的有限。
    此次大战之后,将过去两三年来生产储存的大量弹药消耗的七七八八。而火器也大量的损坏,需要重新制造补充。如果说将来进行大规模的战争的话,火器的消耗是否是徐州所能承受的,这都将是个大问题。
    军中关于火器兵种的发展久已有之,这次大战之后,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对火器的使用有新的认识。这是李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李徽不能搞一言堂,徐州上下正是在许多事情上达成了共识,才能让徐州在不到十年时间里蒸蒸日上。那是同心一致发展的结果。在这种关乎军队发展方向和大量财政消耗的问题上,若不能达成共识,必然会导致内部的不安定和不满情绪的滋生。
    十一月中的一天,一场大
第(1/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他们不选女主,都缠着炮灰做什么夺走女主的真命天子,本女配不认命直播鉴宝:宝友,你这可太开门了!祸仙乡村荒唐往事末世大佬穿成娇弱新妇,闪耀六零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真千金娇又媚,八零京少夜夜求回房高门小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