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阀大族之家也不好过。司马道子要求他们提供人力财力物资以供军中之用,那便是赤裸裸的压迫的行为。这在大晋其实是忌讳之事。对百姓的压迫盘剥是一回事,因为他们是低贱之人,但大晋的根基便在士族和皇权的合作共治,司马道子此举违背了这种同盟。
许多豪阀大族之所以选择和司马道子合作,便是因为能分享权力和利益。但眼下,他们要遭受司马道子的盘剥和压榨,那是他们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对豪阀大族而言,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便会将任何这么做的人视为敌寇,会引发他们的不满和仇恨。
只不过,在目前这种状况之下,他们还抱有一线希望。他们希望能够打败桓玄,从而获得补偿和回报。况且,此刻局面在司马道子掌控之下,他们也不能公然违背,否则会成为司马道子杀鸡儆猴的那支鸡。
但私底下,这帮人也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这些大族之所以能够存续下来,自有其生存之道。一个最为重要的生存法则便是:谁赢便帮谁。所以,必须两头下注,想办法留后路。虽则司马道子封锁城门禁止出入的规定掐断了出城和桓玄私下接洽的通道,但是办法总是有的。
于是乎,建康城中的一些桓氏族人便成了香饽饽。这些人虽然声名和桓玄划清界限,但所有人都知道,一笔写不出两个桓字。如果桓玄获胜,这些桓氏族人便是纽带,可以籍此和桓玄建立联系。另外,王绪那里也不是铁板一块。王绪是太原王氏出身,此次强征也涉及到他。而接近王绪的人都清楚,王绪对司马道子的一些行为也颇为不满。兵败之后,王绪和司马道子之间发生了多次争执,闹的很不愉快。以司马道子的性格,即便是王绪,恐怕也不容他挑战自己的权威。
所以,不少和王绪关系密切的大族,也开始偷偷的去见王绪,探听他的口气。
总之,建康城中人心浮动,混乱之极。司马道子依靠着中军兵马强力的维持着秩序,推动着各项措施的推进。但暗地里暗流涌动,人心思变,就算是他最倚重的人,此刻也在寻求着生机。他想拉着其他人一起死,但其他人怎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