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没有强大的水军能够做到这一步。桓温当年也没调集太多的荆州水军前来,他也压根没想着真正的进攻京城,所以便没走到这一步。
此次荆州大军汹汹而来,其目的便是要攻破建康城,可不是为了吓唬人。所以对于如何攻城,自然有过详尽的讨论和计划。
在过去的几天里,除了兵马和攻城器械的动员和准备,桓玄更是召开了多场军事会议商议攻城的问题。
最终,桓玄等人确定的是水陆齐攻,以西城攻城兵马强攻城门策应水军攻入秦淮河口,破水门之后直接进入内城的是进攻计划。
以荆州水军的实力,完全可以突破秦淮河口攻破西水门进入内城。因为以目前的状况而言,双方水军的实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妙就妙在,陆上兵马和水军可以互为掩护和牵扯对方的兵力。当大军发起对西篱门的进攻的时候,可以牵扯对方的注意力和大量的兵力,让水军减少进攻的压力。而一旦水军形成突破,攻入内城河道的时候,对方兵马必然要全面退守内城防守,这便也给了陆上进攻兵马破城的机会。两军互相策应,形成联动,达到良性的互动效果。
而之所以陆上兵马选择从西篱门进攻,而非像桓温当年一样陈兵南城。一则南篱门外廓纵深大,且有东府城西洲城丹阳郡城三座屯兵城可以策应增援,回旋余地较大。就算破南篱门之后,也会遭遇三座这卫星城中屯兵的进攻。二则,距离水军进攻的西城太远,进攻的动向和消息不够通畅,不能及时的调整和联动。
桓玄和所有荆州将领们都相信,一旦发动,必然是摧枯拉朽一般的进攻,京城旦夕可破。
在这种情形之下,桓谦信心满满的率领水军开始了对秦淮河口的率先发动。
春阳高照,春水如蓝。号角声中,以二十艘重楼战船和二十艘快船作为第一进攻梯队的荆州水军从大江之中冲入秦淮河口。
由于秦淮河河道宽度所限,为了避免失去腾挪迂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