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不是他们悍不畏死,而是因为这种时候,又不能往回跑,那样的话军法难逃,根本没有活命的可能。此刻只有加快建造进度,抓紧建造工事让弓箭手有工事可依托,从而进行反击压制才是保命的最大机会。况且,那些泥包门板原木抗在背上顶在头顶都是极好的盾牌,可以有效的抵挡那些射来的弓箭,一举两得。
在老兵的带动下,新兵们也很快明白了这个道理。唯有加快进度,方有活命的可能。于是所有的工兵冒着箭雨开始迅速建造工事,堆叠泥包。工事沿着护城河岸延伸着,这些工事也很快给工兵带来了临时的保护作用。沿着工事内部搬运物资,会更好的规避对方箭雨的攻击。
城头守军的弓箭手数量庞大,此刻有七八干弓箭手向下放箭。城头的弩车也架设完毕,开始想着下方激射。一时间漫天飞蝗,强力的床弩弩箭射在泥包工事上,将工事外墙插的如同刺猬一般。
当然,进攻方也有些反击手段。多门火炮向着城头轰击,爆炸的烟火在城头和城墙上不断升腾。火器虽然凶猛,但是很显然在这样的场面之下,寥寥二十几门火炮对对方的压制力是根本不够的,只能起到骚扰作用。更何况荆州军的火炮粗制滥造,准头不足,要精准的轰击在城墙上方,只能寄希望于运气。
工兵很快伤亡过干,许多人被射成了豪猪一般,身上插了大量的箭支。工事的高度只有半人高,对城头上居高临下的打击防护力显然不足。但凡露出上半身,则会被瓢泼箭雨浇透。但很快,这种情形便得到改观。弧形工事上方开始铺设原木和木板,防护力进一步的增强。在工事前方开口处,留下了一排尺许宽的斜向上的射击口,角度对准城墙上方位置,这正是为弓箭手预留的。
这种弧形工事的战法,还是桓熙向刘牢之偷学的。两年前,刘牢之攻夏口的时候,仰攻重兵把守的夏口城所在的黄鹄山东坡,用的便是这种战法。层层建造工事推进,一支将山坡上的荆州军给推进了夏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