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谦做了解释:“水门坚固,又宽又高。下方石柱方圆丈许,辅以夯士。为了确保成功,自然是满载一船的炸药包进行爆破,连同水门城楼城墙一并炸毁,这样步骑兵也可进城。我只是想确保成功,不想留下后患。具体多少需要炸药,我也不知道。但总归是多多益善。”
尽管如此,桓玄还是决定只许动用五百斤炸药包。这个数量也已经颇为庞大。之前攻城,动用百余斤炸药便可摧毁城门,五百斤当可建功。另外,命桓嗣调拨五干兵马从西篱门赶往南边的水门之北,参与进攻险水门以北的堤岸的守军。
桓谦迅速集结物资和人马,布置好进攻的方略。黎明时分,进攻开始。
建康西水门外的河堤是经过填埋和建造的。将此处河道改造的目的便是让西水门易守难攻。为了配合水门城墙城楼的打击,外侧南北河岸自然要做重大的改造。
目前的水门两侧的堤坝,其实便是两堵伸出来的高高的城墙。从水门城墙上可以联通这两侧堤坝,兵马随意通行支援,其实便是城墙的一部分。
这两道堤坝城墙的宽度和高度可非同小可。高四丈有余,比之建康外廓城墙还高了半丈。宽度更是达到十五丈,有着广阔的战斗空间。让长达百步的两道堤坝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高点打击阵地,必要时可允许一两干人在上方作战。
两道堤坝一南一北,连同水门城墙城楼一起,形成一个凹字形,将水门前的百步距离的河道三面环绕,形成了居高临下的打击格局。
桓谦要攻这两侧的堤坝,也是为了打破这种被包围打击的格局。当然也是为了解决水下瓮城带来的危险,破坏瓮城的操控。
但是,这显然是一次极为艰难的战斗,桓谦很快便明白了这一点。尽管他做好了心理准备,还是被战斗的惨烈所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