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本子的九三式鱼雷需要填充氧气不同,使用m1942d的弗莱彻级和本森级驱逐舰,依旧可以采用快速发射模式。
理论上来说,从目标识别到执行齐射仅需两分半。
当战情中心还在操纵火控雷达时,46颗冷战水平的鱼雷已经齐射完毕,在海面上形成了宽度15公里的死亡扇面。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只能是鱼雷的白色尾迹有些过于明显。
荧光棒嘛,理解一下。
反正鱼雷这种对舰武器,向来都是愿者上钩。君不见有水听的德国佬,还不是吃雷吃到饱的主力。
等了一会儿,战情中心提交了火力计划,主炮组也根据参数做好了齐射的准备。
见状,李玉杰立即下令道:
“主炮组,锁定目标甲1。方位052,距离米。全齐射,速射!”
“开炮!”
黄河号巡洋舰八炮齐射的瞬间,舰桥内的战士们只觉得脚下的甲板都在颤动,炮口火焰几乎掩盖住了大家的视野。
4座两联装155,12秒一轮齐射。
这种口径,这射速,放在战舰世界的轻巡里绝对是人嫌狗弃的级别。
在窝窝屎,你们叫我废物轻巡,我不挑你理。但在现实里,面对八艘老旧的驱逐舰,你们又该怎么称呼我呢。
“轰!轰!轰!”
事实证明,出海前拜妈祖真的有用。原时间线的迪盖特鲁安级轻巡洋舰,整个二战的平均命中率只有45。
跟意面作战时,120发炮弹甚至只命中了2发,交出了极为逆天的166答卷。
今天!
她竟出人意料地争气,在匪夷所思的远距离上首轮齐射就形成了跨射。
只见八道冲天水柱在甲1舰艏两侧轰然炸起,如同龙王张开的一道水幕牢笼。
“跨射了!目标甲1已经开始z字机动规避!极速射!各炮全力开火!”
作为一艘减龄接近二十年的老船,黄河号巡洋舰的主炮是纯人力装填。
即使山东大汉们竭尽全力搬运炮弹,但射速和火力投射量还是上不去。
好在此时,本子水雷战队已经进入了38倍径mk12的射程,四艘虎视眈眈的驱逐舰也加入了炮击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