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烟渺渺,香炉中的檀香,顺着铜炉缝隙,缓缓升起,顺着窗外清晨的朝阳,散发出淡紫色烟雾,
武皇早早用了膳,神清气爽的坐在御案之后,执笔批阅奏折,戴权则是陪伴一侧,不断给陛下添茶倒水,
周围伺候的内侍太监,早就撵了下去,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御书房的内伺候的,就不留人了,只有戴权一人陪在屋内,几乎形成惯例。
许是心情好,武皇又把那日送来的秘笺,从御案右侧拿在手里翻看一遍,忽然问道;
“王子腾他们到了何处?”
“回陛下,王节帅领着府军众将士,汇合京营运粮的队伍,一起回了京城,现在想来应该到了通州地界,并且暗卫来报,这一次,京营长宁将军运送完粮草之后,回京的时候,奉命押送太平教俘虏约有两万之众,此战晋王殿下,和洛云侯大胜之,必然震惊朝野。”
戴权侧身把御案上的茶碗,重新添满茶水,恭敬的在一旁陈述,倒是让武皇心有感慨,手上的密信迟迟不肯放下,是啊,定然会震惊朝野,但王子腾他们,又应该如何处置,
“戴权,朕忽然想起了一首唐诗,你猜猜朕说的是谁,如何?”
闻听武皇此言,戴权猛然愣住,陛下这是,赶紧回道;
“陛下通晓古今,老奴不过是认识几个字,陛下可不能说的太难了,”
戴权放下手中茶壶,把奉满的茶碗往前推一推,后退两步立在那,洗耳恭听,
“你听着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寥寥几句话的一首诗,武皇念叨的格外沉重,戴权则是浑然不动,这首诗是唐朝王昌龄所写,因为是边塞诗,勋贵子弟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内里的含义,可不是这么简单,皇上这是为难了,
“皇上,您可太小瞧奴才了,这首诗是唐朝那个王什么来着写的,内里说的,不就是李广吗,”
“哼,你也就知道这些,是个人都知道是写李广的,李广还用你来猜吗?”
武皇终归是把手上的密信又塞了回去,轻轻合上秘闸,戴权迎着武皇的目光,低声道;
“主子,您是不是想起王子腾了?”
满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