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不再溺死女婴,而是将男婴和女婴一起溺死。
“为什么”织田信长眉头紧蹙。
黑田孝高无奈的说道:“因为在这些人口稠密聚集的口岸,人们养育一个孩子的食物、被服、学习、住房等等成本,变得更高,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没有在松江府出现,而是在我们这些口岸出现,是因为松江府足够的大,大明九省货物在松江府通衢。”
“如果到这些口岸去,不会看到孩子,而那些肉食者们,也不需要穷民苦力生孩子,因为繁荣而安定的口岸,会有许多的成人涌入,补充劳动力。”
黑田孝高发现了问题,大明把倭国弄成了试验田,大明看着倭国的种种问题,总结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或许是大明刻意,或许是无意,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问题出现了。
生养一个孩子太贵了,人口虹吸又能弥补劳动力缺失,最终形成了一个可怕的现象,几个口岸,基本看不到孩子的身影。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是很严重,口岸不生,倭国又不都是口岸城池,广大的乡村自然会生,但战乱又让乡村处于动荡和不安之中,生育问题,居然变得严重了起来。
黑田孝高挪动了下身体,开口说道:“而且松江府一个工匠的劳动报酬可以养活5个人的衣食住行,但我们倭国的口岸缺少工坊,给人当牛做马,一个人无论风还是雨亦或者是疾病,都不能休息,还只能养活自己一个人,对于倭国的百姓而言,自己活着已经很难了,孩子就成为了负担。”
“显然,松江巡抚申时行是个很厉害的人,大明皇帝推行的劳动报酬保障制度,很好的平衡人口聚集对人口的影响,而且官厂拥有官舍、三级学堂、惠民药局,官厂的工匠,更是工匠里的贵族,他们只需要把所有精力投入到生产之中。”
黑田孝高敏锐的发现,在人口稠密的口岸、城镇之内,人们繁衍的欲望和劳动报酬,是强相关关系,而一些之前黑田孝高搞不明白的大明政令,就迎刃而解了,只有一个工匠的劳动报酬满足4人及以上,才能人口正增长。
即便是在松江府,女子就业的正经行当,仍然局限在织娘,如果一个工匠的劳动报酬,连自己和妻子都养活不了,他就不可能成婚,一个工匠的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