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叛,是十恶不赦。
“朕先勾决,再查查,看有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吴应奎不知情。”朱翊钧做出了决策。
死刑是要三复奏的,就是朱翊钧要以上天有好生之德、厚土不录蒙冤之魂、明君仁德不妄杀生三个理由,下章法司,三次复查,一般三复查不会改变结果。
而这一次,三复奏还真有了效果!还真给吴应奎找到了一线生机。
这次汪古惕发动火龙平账,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内斗。
吴应奎说自己察觉到了汪古惕的诡异之处,这家伙贪了那么多钱,可是看不到钱花在了哪里。
吴应奎说自己在火龙烧仓前,写好了奏疏,准备检举。
吴应奎要跑到王崇古门前投案去,他作为王崇古的嫡系,贪点钱,绝对不至于丢了性命,吴应奎猜测汪古惕这个鞑人的动机,有大问题。
汪古惕察觉到了吴应奎打算投案,不得不发动火龙平账,让吴应奎和他成为一条船上的人。
但吴应奎找不到那本奏疏了。
他坚称那本奏疏应当是落入了汪古惕手中,而汪古惕说自己没见过。
找到这本奏疏,吴应奎就能活,证明他的确和汪古惕决裂,怀疑过其贪腐动机,甚至准备主动投案。
这本奏疏给缇骑找了出来。
吴应奎的正妻在他还没有中举前撒手人寰,吴应奎中举后,就一直没有娶继室,他在青楼养了个相好,有一次吴应奎醉酒留宿,就拿那一本奏疏,给那相好的看,说些断断续续的话。
青楼女子不懂这些,就只想着伺候好老爷,奏疏遗落在了青楼的床下也没注意,打扫的婢女扫到了柴房里。
经过缇骑反复稽查,三番五次的确定吴应奎行踪、字迹检查等等,确认奏疏的确是吴应奎之前写好的。
奏疏的内容,就有他为何要主动投案的原因,贪腐顶天就是流放,谋叛可是族诛,吴应奎越想越怕,才会在酒后和相好的絮叨此事。
“既然不是同谋,流放卧马岗,清醒清醒。”朱翊钧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