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他们怎么狡辩,都被传统士大夫阶层所鄙夷,杨廷和的楷模在前,纲常伦理在后,张居正不配为相。
当初杨廷和打算离京时,京官们纷纷出面挽留,但杨都是不予理睬,真正做到不贪恋权势。
京城如此热闹,那些新科进士也都纷纷坐不住了,由邹元标带头,也开始上奏议论此事,最终目的自然也是反对“夺情”。
可以说,一时间张居正如同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都在拼命要求他回乡守制。
而这几天里,张居正就呆在府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日子可谓非常难过。
即伤心于父丧,也对当下的朝堂感到失望。
毕竟,他在位上也是劳心劳力,没想到却等来这样的结果。
特别是反对的主力,居然是他的门生和老乡,就更让他不能接受了。
为什么唱反调的不少都是他的门生、同乡呢?
原因很简单,之前的刘台、傅应祯就是榜样,他们虽然都因为弹劾张居正没得到好下场,却留下一时的盛名。
别的什么人说话,那不过是政见不同而已,没多大意义。
身为门生、同乡,敢于反对自己的恩师座主或乡党,就更显得自己公正,这是一个赚名声的好机会。
“善贷,我们是不是也该上奏议论此事?”
魏府花园里,谭纶、江治等人,甚至一向和魏广德关系不睦的王希烈也来到这里。
毫无疑问,这次就是乡党的一次碰头。
他们要商量的事儿,自然就是这次战争面临的危机,因为就在今天下午,宫里发还张居正奏疏,万历皇帝全部接受了张居正的要求,同意他留官守制,以素服理政,不参与朝堂其他活动,甚至答应明年张居正可以回乡安葬老父亲。
“唉,这个事儿啊,我们就别凑热闹了,叔大这会儿心里应该够烦了。”
魏广德看了眼众人,最后才说道,“你们的心,我理解,可这事儿真不能这么办。
现在那些反对的人,有几个是真心因为纲常伦理站出来的,不是为名就是逐利,我实在不愿与他们为伍。
扪心自问,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