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还真不知道何心隐的思想居然如此危险,涉及到纲常问题,这个事还真没法保。
“对了,正巧子理兄和任之也在,驿递改革之事,内阁已经通过了,只等你们的奏疏递上来。
奏疏,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
劳堪这几日就在和兵部商讨大体框架,虽然还不需要详细到每一个细节,但总体上得有个方案,包括信件该如何分类传递的问题。
劳堪觉得可以接收邮件就分类,比如投到临县的,直接通过驿递转运过去就行。
不过兵部觉得这样做驿站承担的工作就有点重,小地方还行,大地方邮件多起来,怕是原来那点人根本就不够使唤。
于是,他们的思路是在各省府城设专人进行分拣,邮件各驿站统一送到府城驿递再派送各地,虽然麻烦些,但胜在简单。
最重要的还是,兵部借此可以清楚的知道下面到底邮递了多少书信,可以算出邮递带来的收入。
若是让下面驿站自己进行驿递,可想而知,会有多少这样的邮件收入被贪墨了。
单封邮件虽然资费不多,不过几文钱,可若是数量大了,可就不同。
现在当朝的,不管是张居正还是魏广德,都是属于实干的一类官员。
对于下面提出来的想法,单纯只是一个思想,那是大大的扣分项。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体现官员办事能力。
虽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至少得把大体解决框架说清楚,让人通过看文书就能在心里有个大体衡量,这事儿能不能做,能不能成。
所以,都察院和兵部上奏的奏疏,不能自是单纯说想让驿递除了承担官文传递,还打算方便百姓,开通民间书信邮递的功能,得把整个思路写出来。
“这个还在商讨,这几天就会呈文。”
劳堪略显尴尬说道,很多事儿都是,想到觉得解决起来也简单,但是真正深入才会发现问题多多,都需要一个个去解决。
之前魏广德已经提过一些思路,劳堪觉得剩下的问题他和兵部那边通过商议还是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的,自然不希望再从魏广德这里得到方法。